脫骱即關節的脫位,脫了骱的關節必須用整骨手法進行整複才能複位。“骨錯則筋挪”,往往因脫位而引起筋肉的損傷,故在進行整複關節脫位之前,還需要先在關節周圍用舒筋手法。根據各關節的類型不同,所選用的手法亦異。關節脫位引起筋肉損傷時,提端、捺正、屈挺、扣捏,4種整骨手法幫您複位 。
在整骨複位關節脫位時,要依據筋肉的收縮和僵硬的程度,而決定手法所用力的大小,一般講,新鮮脫位所用的力小,陳舊性脫位所用的力大。根據日常調理中的總結,将4種整骨手法整理如下:
1、提端
提端法是整複關節脫位的一種連續性的手法動作。提端法是一種欲合先離因勢利導的手法。
關節脫位後,脫出的骨端,往往被痙攣的關節囊、筋肉固定在異常位置上,不可能直接推入骨窠,就像被“鎖住”一樣。複位時,先順畸形方向牽引,克服痙攣,即“解鎖”,使骨端從痙攣的關節囊,筋肉中解脫出來,才能順利地複入骨窠。例如:整複下巴掉與膀掉時所用的提端法。
2、捺正
關節脫位後,骨頭或脫向上下方,或脫向前後方,整複時要根據不同損傷部位及骨頭移位的方向,運用各種手法,從異常的位置,捺至正常的位置上來。
3、屈挺
屈挺法是使已經脫出的關節進行被動的屈伸活動,來達到整複脫位的目的。例如:整複肘骱脫位時,先進行拔伸牽引,使肘骱挺直,然後再進行屈挺。
4、扣捏
扣捏法是在整複關節脫位時,助手或醫者固定傷肢或擒拿傷骱的方法。運用于四肢關節的脫位。
扣法有兩種:一種是雙扣法,用雙手拿住傷骱的上端,以虎口部位用力向内圍攏,固定傷肢勿使搖動,例如整複肘骱脫位時,助手用雙扣法固定靨骨下端;另種是單扣法,助手用一手拿住傷骱上端固定不動,或醫者用一手拿住傷骱,以虎口部位用力向内圍攏,例如整複肘骨大錯時,則助手以雙扣法固定上臂,醫者施單扣法拿住傷骱。
此外,對于膀掉的整複,醫者所施用的雙扣法是:雙手拿住曘骨上端(上臂上端),雙拇指用力扣住肩頭部位的硬棱,餘四指向外用力撐之。
捏法是用拇指與其他四指(不是用指尖),在傷骱第内外側或上下相對用力歸擠,使之因脫位而分離的骨頭合攏。例如在整複肘骨大錯時,将肘骱拔直的同時,醫輯者在傷骱的内外側用捏法,使已經和臂、昆骨上端分離的肘骱合攏。
脫位的複位手法應輕柔和緩。4種整骨手法主要是應符合脫位的複位機制。“摘”法,摘法即是“欲合先離,離而後合”因勢利導的意思。摘法符合複位機制。脫位的部位不同,手法種類很多,但都離不開摘法。符合摘法的能順利複位,不符合的就不能順利複位。
您在日常調理中遇到關節脫位時一般采用什麼樣的整骨手法進行複位呢?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如果您認為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分享正骨手法,傳承和發揚正骨文化,歡迎更多正骨行業的老師及愛好者一起加入,分享、交流、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