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點科普
常年零下50℃左右的北極圈附近,生活着一群特别又神秘的人——因紐特人,也被稱為愛斯基摩人。
因紐特人在北極已經繁衍生息了一萬年,但北極是一片冰天雪地的荒原,幾乎不生長任何植物,更沒有像奧伊米亞康(零下70℃)那樣能夠保持溫暖的房子,幾乎沒有辦法實現供暖。
然而,因紐特人不僅能在冰屋内睡覺,還能将衣服脫掉後再睡,甚至是吃生肉。
這不僅令人好奇,他們是如何取暖的?難道他們真的這麼抗寒,不懼怕寒冷?
因紐特人的主要活動範圍在北極的西伯利亞、格陵蘭以及阿拉斯加附近,很多人因此誤以為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白人。
但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和我們一樣,都是黃種人。
大約14000年前,由于生存環境惡化,因紐特人被迫北遷,他們并不知道,北邊依舊是冰天雪地。
經過不斷探尋,一部分人來到了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另一部分人則繼續留在西伯利亞的大荒原。
在阿拉斯加,他們遇到了美國本地土著印第安人,并與之發生沖突,傷亡不計其數。
印第安人給因紐特人起名“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認為這些人仍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極其落後,并不屬于人類,表達藐視的意味。
但這個稱呼并未得到因紐特人的承認,他們認為萬物皆有靈,信奉自然。
而在他們自己的文化中,“因紐特”意味着真正的人類,或許在他們的眼中,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人類最應該具備的本能。
在印第安人的迫害下,部分因紐特人隻能繼續北遷,到達北極附近,印第安人無法适應那裡寒冷的氣候,因紐特人才得以避開滅族之禍。
因紐特人在北極繁衍悄無聲息地生息了近萬年,直到《馬可.波羅遊記》面世,西方人為了來到中國淘金跨海遠行。
一部分迷路的人來到了北極,因紐特人才重新被世人發掘。
為了能夠抵禦寒冷,不浪費身上的任何脂肪,減少自身能量的消耗,因紐特人在自然選擇下将身體進化成了矮小精幹的模樣,看起來不過初中生的高度。
而他們能夠在如此寒冷的條件下生存,不懼怕寒冷,與冰屋有關。
冰屋是因紐特人的房子,從外表上,就是一個由雪做成的小屋子。
但是,用來做冰屋的雪并不是普通的散雪,而是用密度極高的雪磚不斷壓制壘建起來的,看起來就像大塊的壓縮餅幹。
這些雪磚被壓得很嚴實,但再嚴實也有縫隙能夠存儲空氣,空氣的導熱性不強,能夠将熱量“鎖在”冰屋裡。
所以,即便雪很冷,冰屋外面很冷,但是冰屋内部的産生的熱量不會輕易往外跑,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
為了減少熱量往外蹿,冰屋一般隻會開一個非常低矮的門或通道,小孩進去需要彎腰,大人則可能真的需要趴着爬進家門。
暖空氣一般向上,冷空氣則下沉,将通道設置在下方,也能夠減少熱量外流,達到保溫的目的。
在多重保溫下,即便外界溫度接近零下50℃,冰屋内的溫度基本為0℃,仍适合生存。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互相擁抱或燒火取暖,燒火所用的材料由海豹脂肪或鲑魚油制成的,不僅能夠起到照明的作用,還能夠提高冰屋的溫度,有時候還能夠在冰屋内脫光衣服,打赤膊睡覺。
當然,冰屋畢竟是由雪制成的,遇到明火高溫免不了會有融化的風險。
所以,因紐特人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重建冰屋,當冰屋的保溫作用變差時,就得抛棄舊的建新的了。
由于生存環境單一又惡劣,因紐特人的生活也很簡單,除了住的冰屋,他們在其它的方面也沒有過多的需求。
冰雪覆蓋的環境下,這裡幾乎沒有植物可以生長,所以因紐特人幾乎沒有機會吃到果蔬。
他們主要依靠獵殺北美馴鹿、北極熊、海豹以及鲸魚等其它的海洋生物,其中包含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能夠起到增加自身熱量抵禦寒冷的作用。
與我們不同,因紐特人吃的是生肉,并不懼怕其中是否含有寄生蟲或細菌。
但令人不解的是,印尼紐特人在營養如此不均衡的情況下,卻鮮少出現心髒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不過,他們的平均壽命比較短,僅約為68歲,不知是否和這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有關。
為了抵禦嚴寒,因紐特人必須“全副武裝”,能穿多少就穿多少,衣服都是往厚的疊穿。
而他們的衣服,大部分是來自所捕獵的海豹、馴鹿等皮毛,真就是皮草了。
不過,在那樣的環境下,為了求生,他們捕獵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紐特人并不像我們擁有系統的導航,他們大多依靠魚類和鳥類的遷徙來辨别方向,靠馴鹿的行為來分析前路是否兇險或有猛獸;
他們會運用沙子、木棍和鵝卵石等來制作自己人才能看得懂的“地圖”,憑借雪橇達到出行的目的。
所以,哈士奇或馴鹿對因紐特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或許是長期與世隔絕,因紐特人并沒有形成綱常倫理的社會意識,他們大多一夫多妻,為了延續種族,婚姻對他們來說是必需品。
吃生肉、住冰屋以及一夫多妻,因紐特人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但面對外來者,他們依然會散發出天生的善意,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歡迎之意。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他們不到溫暖的地方生活?或許是北極給他們帶來的安定感,也可能是熟悉了這樣的生存條件後便不願離開故土吧!
對此,你怎麼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