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内心理咨詢起步相對西方晚,目前的普及度也不夠。
因此,很多來訪者面對心理咨詢,其實心裡還有很多的困惑。
如果那些問題一直梗在心裡,隻會讓問題一直憋着,對心理咨詢造成一些誤解。
為了幫助大家撥雲見霧,下面,納本就來和你一起探讨下,心理咨詢中最常見的幾個問題:
Q1:在咨詢關系外,可以和咨詢師發展其他關系嗎?A:這個問題,有時候很困擾來訪者。
因為,有的來訪者在和某個咨詢師建立起長期咨訪關系後,會對咨詢師産生一種比較強的依賴感。
那麼,他們或許就會疑惑:
“做完咨詢,我還可以和咨詢師發展成朋友或别的關系嗎?”
其實,心理咨詢原本是一條單行道,咨詢師對來訪者了解很多,但來訪者并不了解有關咨詢師的私人信息。
如果咨詢之外咨詢師和來訪者發展親密關系的話,這很可能會導緻咨詢師權力濫用的情況。
而且,如果心理咨詢尚未完全結束的話,還可能影響到咨詢師在咨詢工作中的客觀和中立,從而給咨詢造成一定的影響。
再說,嚴格的咨詢倫理規範,都是禁止咨詢師與來訪發展雙重關系。
所以,為了咨詢師的工作可以順利開展,也為了自己的咨詢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咨詢之外,最好就不要想着和咨詢師發展其他關系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咨詢師主動想和你發展咨詢之外的關系,比如經常有事沒事打你電話,微信聊天,或約你單獨外出,想發展成親密關系……
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清醒,這個咨詢師已經突破了咨詢倫理,是在利用自己的咨詢師身份對你形成了某種傷害。
不管你有多喜歡咨詢師,一方面要表達對這種關系的擔心并和咨詢師探讨,另一方面,如果覺得不再信任,可以終止咨詢,更換新的咨詢師。
Q2:心理咨詢是否可以有身體接觸?A: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敏感。
但就具體身體接觸的情況,也要具體來看。
比如,有的咨詢師在接待或者送别來訪者的時候,可能會輕輕拍一下或者擁抱對方,這種舉止其實是在表達友好。
但,盡管如此,也要在征得來訪者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
有時候,這種行為出現在咨詢中的話,還是咨詢師對來訪者很有力的支持表現。
但是,按照心理咨詢倫理準則規定,來訪者和咨詢師之間的身體接觸絕不能被“性化”。
比方說,那些接吻之類等過度的性行為,是絕不容許出現在合法合規的咨詢中的。
所以,在心理咨詢中,來訪者最好就不要和咨詢師有過于親密的身體接觸,否則觸碰底線了,就會給彼此帶來“災難”。
Q3:如果中途更換咨詢師,咨詢師會生氣嗎?A: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不會」。
通常情況下,咨詢師作為專業人士,應該以來訪者的最大利益為中心。
既然來訪者想要更換咨詢師,肯定是有原因的。
可能覺得這個咨詢師和自己的問題匹配度不夠高,或者對當前階段的咨詢效果不夠滿意等等原因。
那麼,當來訪者有了更換咨詢師的想法時,咨詢師理應尊重和支持。
當然,來訪者如果需要更換咨詢師,也可以和自己咨詢師一起探讨。
如果你的咨詢師對你的決定感到不滿或生氣,說明這個咨詢師可能存有私心,也不夠專業,你也可以對自己做出的正确決定感到放心啦。
Q4:是選擇心理咨詢好,還是藥物治療好?A:其實,不論是藥物還是心理咨詢,都已被證實對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有效,具體采取哪一種,取決于心理問題的具體性質。
通常,對已知具有較強生物學相關的症狀,會選擇開處方藥物的方式,例如: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或恐慌症等等。
有研究表明,對于這些症狀同時使用藥物和心理咨詢,可能就是最好的方式。
因為結合起來使用的話,一方面藥物可以緩解症狀,另一方面咨詢則可以使來訪獲得一些心理成長。
這種組合方法,往往可以帶來更快速且更持久的治療效果。
當然,有些不怎麼嚴重的心理問題,完全隻需要選擇心理咨詢就足夠能解決問題了。
Q5:預約男咨詢師還是女咨詢師更好?A:很多人都可能有過這樣的疑問,是否與某個特定性别的咨詢師進行咨詢會更好一些?
有研究得出,其實咨詢師性别和咨詢效果兩者之間并沒有決定性的關系。
此外,與咨詢師性别相比,咨詢師是否足夠溫暖和共情,以及專業儲備情況等因素,反而對咨詢效果影響更大。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什麼性别的咨詢師。
比如,有的女性來訪,可能覺得有些隐私不太方便和男性咨詢師說,在咨詢中也很難做到完全的敞開,影響到咨詢師更好地理解自己。
那麼,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可能對自己的幫助會更大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