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生長在一個村子裡,曆經幾百年的風霜雨雪,幾百年的世事滄桑,幾十代人的生活經曆,還能茂茂盛盛、蓬蓬勃勃、冠如華蓋地立在那裡,它一定是肩負着某種使命而存在的。
對于虎山鎮梭羅村的梭羅樹已經聞聽有二十幾年的曆史了,一直想去看一看,卻從來沒有去過,也或者我小時候見過,那年我十二歲,随着村子裡的表演隊到梭羅樹村打過花棍,也許從這棵樹下走過,卻不曾留意,也許根本就沒走過,但是我不記得了。
今日受老同學的邀請,去他在崔景陽的茶園參觀學習,我沒有車,生拉硬拽微微風給我當司機,又約了大山同行。大山很高興,他的鐵杆朋友卞老師在離同學不遠的大米山上過着隐居式的生活,讀書、寫詩,養豬、喂鹿,他需要一味藥引子托他弄。
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去離那裡不遠的梭羅樹村,尋找那棵古老的梭羅樹。
微微風并不知梭羅樹,但一聽幾百年的曆史就兩眼放光.我母親的衣冠冢還葬在索羅樹的公墓,且我那年看過李老師寫過的文章《孤獨的梭羅樹》.大山心心念念的是,他了解的曆史裡,當年,他村裡的一個地主被拉到這棵大樹下槍斃了,我們都想看看那棵樹,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老同學學習種茶、炒茶、經營茶葉已經二十多年,在一連串的稱号之外,去年又憑着過硬的實力獲得“齊魯首席技師”的榮譽稱号,他對于茶的了解如數家珍。
在同學那裡品過茶、吃過飯,又到了大米山看看,群山蔥郁,遠望煙蘿雲黛,真想不到我的老家虎山鎮還有那麼多的山場面積。而卞老師将山上那點空閑地也設置的非常藝術範兒。
我們都不知道梭羅樹的位置,卞老師便下山,開車在前邊帶路,到了村子裡,也找不到了,隻好找人問,卻原來在一個套起的院子裡,進得院門一看,我驚呆了,這院落居然是新建設的虎山鎮梭羅村養老服務中心,食堂、餐廳、娛樂室、中醫診療室一應俱全,幹幹淨淨,食堂裡的菜也非常新鮮。
院中兩個花壇,一棵獨立的年歲較小的梭羅樹,另一個壇子,幾位老人正在重新壘砌,那梭羅樹不是獨立的,卻是分開的兩棵,根卻又是生長在一起的,那棵粗壯的樹幹上,還貼着一個鮮紅的福字。
微微風開始忙着拍照,大山卻向那老人們打聽起了當年槍斃人的事情,那些老人并不清楚。牆外是條河,一個老人說當年槍斃人應該是在那河灘上。
問起梭羅樹有什麼傳說故事,那些幹活的老人也不清楚,我問這服務中心怎麼樣,一位老人說真是好,不要錢,我問多大年齡不要錢?他說75歲。
那60歲的呢?
他說60歲的一頓飯交5元錢。
老去是每個人繞不開的人生歸途,但是随着經濟的發展,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人口模式的轉變和生活工作方式的轉變,養老在每一個家庭,都變得成為一個難題。農村老人,也成為一個留守的群體,養老更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聽說過陳疃鎮一個養老服務中心的模式很好,但沒去看過,今天在這裡看見了。那幾個幹活的老人臉上都帶着濃濃的笑容,還批評我們,别人來照相,都得先磕個頭,你們光照相,不磕頭。顯然,他們信奉這棵古老的梭羅樹帶着神性的光芒。
你們現在的生活真好啊,我笑着問他們。
是啊,養老服務中心建在這裡,就是希望每個老人都能像這棵樹一樣長壽。一個老人說。
多麼美好的希望。
傳說中,梭羅樹是月亮上的樹,每當月亮升起,便有一個後生斜靠在樹幹上,守望着地球上的愛人。。。據說清代康熙皇帝的老師陳陳廷敬的後花園所在地是陽城縣潤城鎮東山村馬溝,那裡有這位老人親手栽下的一棵梭羅樹,當地流傳着一首詩:
天上梭羅馬溝栽,樹大根深三百載。
蚊蠅不近有蜂采,閣老奇樹引人來。
這個村裡的人們,并不知道這個傳說,他們口口相傳的是另一個故事。
600餘年前,明太祖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帶征北大軍路過此地,當時此地荒無人煙,大軍就在這棵樹姿優美的古樹下宿營。古樹像天然的帳蓬,擋風遮雨,燕王在這棵古樹下倍感舒服,他認為此樹像神樹,保駕有功。當大軍北上時,他就在部下中精心挑選了一名陳氏士卒,留下看管此樹,并賜名為梭羅樹。
後來這位陳姓士卒在當地安家立業,繁衍後代。數年之後,又從外地遷來一戶遲姓人家,就此久住,兩家比鄰相居,很是和睦,親如兄弟。再後來又從江蘇東海遷來一位崔氏,在此定居。久而久之,随着人口的繁衍,初具小村落的規模,以陳、遲、崔三姓合議建立村莊,以古樹為名,村名為梭羅樹。陳氏的後代,精心護理看管此樹,守護了整整六百餘年。
我想當年倘若燕王朱棣真的從此走過,這河邊上一定不隻是這一棵梭羅樹,應該有很多棵,那碩大而美麗的樹葉為他和他的士兵遮住了日曬雨淋,隻是歲月流逝,人事滄桑紛擾,隻剩了這一棵老樹,那一棵,應該是現在人不知從哪裡找到,挪過來的。
那棵最古老的樹應該是被一代代的老人們保護下來的。
據說,上個世紀大煉鋼鐵的時候,一幫熱血青年人在伐光了周圍大樹時,動起了梭椤樹的念頭。他們提着鋸,扛着斧,來到了樹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砍伐。在這緊急關頭,村裡的幾位老人挺身而出,喝退了那幫要伐樹的小青年,保護了這棵古樹。
梭羅樹的神奇之處是樹陰所覆蓋的地方,找不到蚊蠅、螞蟻,這棵梭羅曆經600多年,見證了多少人間的風雨,今天,它将見證十九大以後農村老年人的幸福,這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曆史上不曾有過的民間老人的待遇,願每一位來這裡吃飯的老人,懷着愉悅的心情,長生如梭羅,慣看江邊春風幾度吹又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