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胃”,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被胃病糾纏的煩惱。随着生活壓力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飲食作息不規律,也常被胃部疾病找上門。
但很多人并未引起重視,覺得撐一下就過去了,或者随便吃點胃藥就算了事。但胃部不适的背後,很可能藏着比較嚴重的疾病,比如:胃潰瘍。
胃潰瘍,到底是怎麼一種病症?估計大家腦海裡也沒什麼畫面,不妨想象一下口腔潰瘍,即口腔黏膜周邊紅而微腫,出現了潰爛、缺損。當潰瘍發生在胃粘膜上,破壞了粘膜肌層,就形成了胃潰瘍。
△胃壁由四層組成
胃潰瘍病發範圍廣,可發生在胃角、胃窦、贲門和裂孔疝等部位。其發病人群雖以中老年居多,但可病發于各年齡層。據估計,我國約每20人中就有1人患過胃潰瘍。
人體進食後,胃酸會将胃粘膜主細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活化成胃蛋白酶,繼而對食物蛋白進行分解消化。
但胃部本身也有蛋白質,胃粘膜就像一層保護罩一樣,能防止胃酸、胃蛋白酶破壞胃部結構。
但當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與胃粘膜的防禦功能失去平衡時,胃酸和胃蛋白酶就可能會自我消化胃粘膜,導緻黏膜下層甚至肌層的黏膜組織缺損,從而形成胃潰瘍。
2、胃潰瘍的症狀表現
胃潰瘍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也可出現左上腹、胸骨或劍突後疼痛,這是因為潰瘍和周圍炎症受胃酸刺激,潰瘍部位肌張力增高或痙攣引起的。
胃潰瘍的疼痛常為脹痛、隐痛、鈍痛、灼燒樣痛,且多發生在餐後1小時内,1~2小時後逐漸緩解,下餐進食後循環。
胃潰瘍長期不管不顧
可能引發嚴重後果,甚至癌變
部分胃潰瘍患者(約10%~15%)或平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止痛類藥物者,可能感覺不到疼痛,僅有腹脹、嗳氣等消化不良的症狀,也可能以胃出血、胃穿孔等并發症作為首發症狀,而這些正是胃潰瘍可能導緻的嚴重後果。
約20~30%的胃潰瘍患者有過出血症狀,屬于胃潰瘍比較嚴重的情況。
當胃潰瘍侵蝕周圍或深處的血管,可引發血管破裂,導緻不同程度的出血,輕者可出現黑便、嘔血,時間久了,也可能引發貧血等失血性疾病,嚴重者可能大出血,引發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胃穿孔
若不及時治療胃潰瘍,潰瘍處持續受到胃酸刺激,甚至一次飲食,就可能累及胃的全層,導緻胃穿孔。
潰瘍一旦穿孔,胃酸、胃的内容物就會進入腹腔,患者不僅會出現劍突下刀割樣劇烈疼痛,還可能引發彌漫性腹膜炎,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因此,胃穿孔的患者一般都需要急診手術,修補穿孔部位,清洗腹腔。
3、幽門梗阻
如果潰瘍發生在幽門或幽門附近,黏膜水腫或潰瘍引起的反射性幽門環形肌收縮,可導緻幽門狹窄,阻礙食物從胃裡排出,形成梗阻。
反複的潰瘍還會引起粘膜纖維化,形成疤痕,而疤痕攣縮也可導緻幽門變窄,形成梗阻,引起腹脹、腹痛、嘔吐等症狀。
4、胃癌
我國的胃潰瘍癌變專題研究組對全國各地3441例良、惡性胃潰瘍患者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發現:胃潰瘍的癌變率約為1.96%;而國外的報道為5%~10%,且有增高趨勢,最高統計數據達29.4%。
癌變一般發生于潰瘍周圍粘膜,粘膜上皮細胞反複破壞、修複增生,就會增加癌變的可能性。反複發作的胃潰瘍屬于癌前病變,如果患者是中年以上男性,則更要警惕癌變。
【可能預示胃潰瘍惡變的信号】
①疼痛改變。由規律的飯後疼痛變為不定時發作或持續性隐痛。
②抗潰瘍藥無效。按常規服用的抗潰瘍藥治療一段時間後藥效不明顯甚至無效。
③進行性消瘦。經常食欲不振、嗳氣、嘔吐,短時間内體重迅速減輕。
④短期内經常嘔血或排黑便。短期内如果經常發生嘔血或排柏油樣黑便,大便潛血持續陽性,可能預示癌變。
胃鏡是篩查胃部疾病的金标準,可以直觀地看到粘膜情況,及時發現癌變。建議胃潰瘍患者治療後也要定期複查,健康群體45歲以上也要進行胃鏡檢查。
說了半天胃潰瘍的危害,究竟什麼原因會導緻胃潰瘍?其實,它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與以下因素有所關聯。
大量研究證明,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原因,胃潰瘍患者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率高達80%~90%。而根除 Hp可促進潰瘍愈合,顯著降低潰瘍複發率。
2、胃排空障礙
胃排空障礙,食物長時間停留在胃中,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胃粘膜受損幾率,增加胃潰瘍風險。
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導緻胃黏膜損傷,約10%~25%的患者可發生胃潰瘍。
另外,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化療藥物、雙磷酸鹽、西羅莫司等藥物也可增加胃潰瘍風險。
4、不良飲食習慣
胃粘膜怕燙、怕涼、怕酒、怕辣、怕重口味,也怕堅硬飲食等等,胃潰瘍其實就是胃粘膜受損後引發的疾病。
此外,部分罕見的遺傳綜合征、急性應激、長期精神焦慮、I型單純疱疹病毒局部感染等都可能導緻胃潰瘍,需多加留意。如有胃部不适,應及時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日常幾招護好胃
如果檢查确診為胃潰瘍,也不用太擔心,通過抑酸劑、胃黏膜保護劑、根除幽門螺旋杆菌等病因等内科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痊愈。
但由于飲食習慣、精神因素等都可誘發胃潰瘍,為防止胃潰瘍複發,生活中除了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抽煙不喝酒、少吃重口味食物,保持心情舒暢等,還可試試以下幾招保護胃健康。
1、胃粘膜“創可貼”:助修複,促新生
白芨性苦甘,微寒,歸肺胃肝經,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作用。平時可用白芨泡水喝,或用白芨泡的水做菜,對修複胃黏膜有好處。
2、補充抗氧化劑:保護胃黏膜
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不僅能促進代謝,還能保護胃粘膜,降低胃部病變風險。平時可适當多吃胡蘿蔔、南瓜、西蘭花、甜椒、西紅柿、堅果、瘦肉、乳類、蛋類等食物。
花青素也是強抗氧化劑,同時也是非常強效的抑菌劑,可防止細菌黏附在胃壁上,幫助抑制幽門螺杆菌生長,降低胃潰瘍風險。紫甘藍、桑葚、藍莓、葡萄、枸杞中含有較為豐富的花青素。
3、補充果膠:減少“毒素”傷害
果膠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粘結和消除體内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以減少其對胃粘膜的傷害。它也有利于腸道中有益菌的生長,改善腸道環境,進而減少胃病的發生率。蘋果、草莓、南瓜等都含有豐富的果膠。
胃酸過多,是導緻及加重胃潰瘍的重要原因。因此,對于胃潰瘍或胃酸過多的人,一方面,要減少甚至避免山楂、粥、發面饅頭、紅薯、甜食等食物的攝入,以免刺激胃酸過多分泌;另一方面,可适當食用堿性的蘇打餅幹,以中和胃酸,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