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才1歲多,有一次,兒子走路摔倒了,看到我在旁邊,就伸着稚嫩的小手要我扶他起來。我卻裝不知,大踏步向前走去。妻子不解,面帶愠色,想趕過去抱他。我示意妻子離他遠點。兒子朝四周瞅了瞅,在無援助的情況下,兩手支地,撅起小屁股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我笑了,妻子也笑了。
兒子第一次吃糖,我讓他自己想辦法撕糖紙。他先是橫拉豎撕,未能如願,最後幹脆連糖帶紙一起咬斷,取出了糖塊。以後,吃橘子、煮蛋也是如此,我都堅持動口不動手。
對于玩過的玩具,我也引導着讓他自己收拾。有次,兒子發高燒,玩了玩具以後不肯收拾,我堅持要他自己幹,否則以後再也不許玩了。結果兒子一邊大哭,一邊收拾好了玩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越是父母勤快的家庭,子女懶散的越多;而有些父母不太動手的家庭,子女卻往往比較能幹。所以,我覺得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要學會适當“變懶”,給孩子自己探索、克服困難、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