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八月的夏末,節氣上來說已經正式入秋。晝夜溫差開始變大,但是晚上冷,白天依舊暑氣重。喝些健脾消暑的湯水,也能補充因為高溫導緻的營養流失。
這次用的食材,都比較常見,除了墨魚幹可能不常吃。選墨魚幹是因為它不僅能增加湯的鮮味,更重要的是它的功效。
中醫上認為墨魚味鹹、性平,可入肝經、腎經;有養血、通經、滋陰的作用。李時珍曾稱墨魚為“血分藥”,對補女性的血虛是一味好食材!家常煲湯倒是不難,食材往鍋裡一倒,注意好時間跟火候就完事了~
» 雙 豆 墨 魚 排 骨 湯 «
準備食材
綠豆:40g / 赤小豆:40g / 蓮藕:350g
排骨:300g / 墨魚幹:1個(約40g)
姜片:10g / 紅棗:8個 / 鹽:5g / 清水:2L
制作步驟
(1)墨魚幹提前用清水泡軟(我泡了3個小時左右);
(2)撈出去皮去内髒洗淨,改刀花切塊;
»捏着頭部往下撕,跟頭部粘連的就是内髒,中間的那條微透且秀長的骨是墨魚骨,不要丢留着一起煲湯用哦
(3)蓮藕去皮切滾刀塊;
(4)排骨冷水下鍋,待煮沸後撇去浮沫,撈出備用;
(5)準備一口砂鍋,放入清洗好的綠豆、赤小豆、排骨、蓮藕、墨魚幹、墨魚骨、姜片;
(6)加入2L清水,蓋上蓋子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炖煮1.5小時;
(7)開蓋加入紅棗、鹽再煮10分鐘即可;
一個半小時的煲煮,把豆子的沙感都煲出來了。
赤棕色的湯底,幾塊墨魚幹,大塊排骨出頭。
有點媽媽牌老火靓湯的味道了
喝起來倒是沒有看上去那麼濃郁,有幾分清爽。
豆子雖然出沙,但是依舊保持着顆粒狀态。
倒是這蓮藕顯得粉質,對啦,煲湯最好選粉藕哦。
沒别的,就是更好吃一些~
在湯水中,肉跟菜真是兩種不同的狀态。
肉是來輸出味道的,菜是來吸收味道的。
這點在這鍋湯裡倒是表現得很明顯。
墨魚幹跟排骨的滋味全滲入湯裡,單單咀嚼它倆就顯得寡淡無味。
好在炖煮後的排骨,口感算是酥爛。
僅存零星的肉味,慰藉下口舌倒也是足夠的!
家常煲湯,常以對身體有益排第一,其次才是味道。
但如果不是特殊食材的限制,一般是能喝上一碗美味又養生意思很足的靓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