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投稿應該要注意什麼?還不了解投稿流程嗎?看這篇就對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新手投稿應該要注意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還不了解投稿流程嗎?看這篇就對了,
審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也一并告訴你!
想要發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審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很多新人作者不熟悉流程,投完稿沒多久就開始焦慮:“為什麼還沒有收到回複?”,但由于審稿流程的繁瑣性,好幾天等不到回複其實是在很正常的。今天就來說一下編輯審稿的過程和審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編輯初審
文章投稿成功後,編輯部一般會進行登記,并交給相關欄目的編輯進行初審。編輯初審是指編輯人員對論文稿件進行初步審查和評價,以決定是退稿、退修、或者送專家評審。一般來說,初審的考察範圍主要是這幾點:
1、稿件是否符合本期刊的收錄範圍。
2、論文的寫作格式是否正确,有沒有缺頁少圖等問題。
3、看摘要、引言和結論,大概了解論文的主要内容和觀點,判斷是否有發表價值。
4、通讀全文,看論文行文邏輯是否清晰,觀點是否明确。
5、判斷論文引用數據、實驗數據是否真實可靠。
而在這個階段,可能出現的結果有這幾個:
退稿:初審下來認為這篇稿件不符合期刊範圍,或者是認為文中錯誤太多等原因。一般來說,編輯會在回複郵件中寫明原因。
建議改投其他期刊:當期刊編輯認為論文不适合原投稿期刊時,有可能建議改投别家期刊,如果是同一個出版社旗下的期刊,得到作者同意後,會在期刊内部進行稿件的轉移,就不需要作者自己重新投過了。但如果是建議不同出版社的期刊,那麼就完全看作者本身願不願意改投其他期刊了。
進入下一流程:也就是專家外審。
專家外審
通過初審的文章會由刊社以“匿名”方式交給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外審,很多刊社都有自己的專家審核團隊。最後編輯部會結合2-3個專家的意見來确定結果,這期間一般需要1-2個月。
一般來說期刊的影響越大,所選審稿人的學術水平越高。不過這一環節的審核隻能當做參考不能直接決定結果,最終結果還是由編輯部來決策的。
在這一環節可能遇到的結果又有以下幾個:
直接接受:稿件不需要進行任何修改,可以直接發表投稿版本。不過很少有論文能收到這個結果,多多少少都是需要進行修改的。
小修後接受:也稱為“有條件接收”,這個結果說明論文還需要進行一些細節上的修改才合格,大多數是格式或者語序等不影響論文主要内容觀點的小問題。而且一般來說小修後接受的論文也不用再次經曆從頭開始審稿的過程,節省了許多時間。
大修後接受:這個結果說明編輯認為你的論文有值得發表的點,然而還不夠,仍然需要修改一些文章的内容才可以。這種情況的話,一般在編輯回複的郵件裡面也會附上關于内容修改的建議,提出一些自己對于這篇文章的觀點和意見。和小修不同的是,大修後的稿件往往需要從頭再審過,而且審稿人還有可能和第一次審稿的編輯不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将返修後的文章交回的時候,最好附上這樣修改的原因,對于編輯提出的點也要逐一解答回答。這樣也可以提高編輯對作者的印象分,從而側面提高中稿率。
修改後重投:有時候編輯拒稿,但是願意在作者進行修改的前提下接受重新投稿,這時候重投算是新的稿件,如果作者接受的話,必須先根據評審和編輯意見修改論文,然後在再投稿的時候附上含有前次投稿稿件編号以及修改說明的信函,編輯在檢查修改後的論文還有相關信息之後,決定是否要将論文送交同行評審。
拒稿:也就是直接拒絕這篇稿件。編輯認為這篇文章不符合辦刊範圍,或是認為質量達不到可在其刊物發表的程度,就會給出這個結果。一般來說,予以拒稿的文章,就算是大修重投,也不會被接受。
主編終審
經過初審和外審後,文章會送交主編終審,這也是審稿的最後一個環節。到了這個環節,成功率就已經在90%,發表論文多半是穩了。不過,即使是到了這一環節,部分核心期刊依舊有一定的退稿率。
經過重重審核之後,通過的文章就會開始安排刊期了,不過根據刊社具體情況,排期可能長達半年甚至一年……具體刊期在多久以後...是個謎。
關注微信号可以免費提供知網檢測服務,幫助下載學術論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