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身邊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并且身體狀況也不相同。在社會高新發展的今天,人們由于壓力過大、熬夜、不規律作息等原因都會造成自己的脾胃出現問題,造成面色發黃、肌膚消瘦、沒有食欲、精神不振等脾胃濕熱的症狀。
1、口唇沒有血色
中醫提醒:脾胃有問題,嘴唇先知道。而《黃帝内經》中對于脾胃也有這樣的描述,“口唇者,脾之官也”、“脾開竅于口”。一般來說,脾胃好的人,嘴唇紅潤、幹濕适度、潤滑有光出現健康的狀态。如果說嘴唇出現發白、幹燥、起皮等現象,很可能是脾胃濕熱造成的。
2、臉色蠟黃無光澤
一個人的臉色如果黯淡無光、發黃,很可能是脾虛,如果長時間不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得更黃,消瘦,臉色極差。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脾胃濕熱,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
3、睡眠不好還流口水
脾胃濕熱的人往往也會出現晚上睡不着覺的情況,俗話說“胃不和,卧不安”,就是這個道理。一旦脾氣虛弱,就會造成睡覺時經常流口水。如果出現這樣子的情況可能是脾胃濕熱“搞的鬼”,可以從改善脾胃濕熱上下手來解決。
4、便秘,精神差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種,脾胃濕熱也會造成便秘的情況。脾胃濕熱時身體其他部位也會出現機體失常的情況,比較明顯的就是人精神不振、記憶力下降、心悸心慌等。
醫生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以下這幾點來調理脾胃濕熱。
1、适當鍛煉
适當的運動可以增強人體的腸胃功能,促進腸胃蠕動,從而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并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進而改善脾胃濕熱的症狀。
2、飲食健康規律
飲食調整是保持脾胃健康的關鍵。一日三餐盡量是固定的和定量的,避免暴飲暴食,以素食為主,肉類和粗纖維類食物搭配更佳。我們應該經常吃水果和蔬菜,以滿足消化的需要,減少腸胃負擔,保持大便通暢。少吃刺激難消化的食物,如酸辣食物、油炸食物和生冷食物。
3、控制情緒
大悲大喜對脾胃都不好,過于大喜或大悲會造成脾胃的負擔影響脾胃的正常運作。保持良好的情緒,可以幫助我們保持良好的食欲,這有利于我們脾胃系統的正常活動。
4、針灸與艾灸
艾灸可以溫中補虛,調和脾胃,溫陽通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脾胃濕熱。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和脾胃,增加脾胃的消化與運作,可以使脾胃把身體裡的水濕代謝排出。針灸和艾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治療脾胃濕熱,有效地緩解由于脾胃濕熱而造成的不适症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