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由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參與設計的九龍倉蘇州國金中心項目完成聯合驗收,正式竣工,為姑蘇城呈現了一座矚目新地标。建成後的蘇州國金中心,代表了中國超高層建築的世界級水準,象征了蘇州的新形象、新高度,将以多元化的業态為城市和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創造新契機。
項目概況
蘇州CBD商圈核心區的“新地标”
項目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CBD商圈核心區,北側毗鄰新鴻基蘇州環貿廣場,南側與久光百貨隔中央河相望,西臨圓融時代廣場,東側為思安街。項目包含三幢塔樓,總建築面積約38萬㎡。T1主塔樓是集辦公、公寓、酒店為一體、高450m高的超高層綜合體;T2塔樓位于T1塔樓西側并與之相連,高80m的闆式建築,主要功能為SOHO辦公;T3塔樓位于T1塔樓南側,高74.5m,主要功能為辦公。
設計理念
比肩時代高度的“龍門之鯉”
水是蘇州曆史和城市印象的重要元素,整個蘇州城水渠環繞,水道縱橫,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蘇州國金中心挖掘蘇州“水”元素,迎水展開。項目設計理念紮根于當地的本土文脈,取“鯉魚跳龍門”的意向,鯉魚飛躍之勢,寓意繁榮昌盛。整幢塔樓西南面向金雞湖,從湖面和周邊的建築中拾級而上,T2塔樓似魚尾,劃過一道曼妙的弧線,銜接至T1主塔樓,沿着主塔樓脊背層疊升起,順應并刻畫塔冠弧形造型。T2屋頂與主塔樓西立面及塔冠形成一道上下貫通的内嵌造型,似一道玉帶朝向金雞湖,玉帶頂端酒店大堂,如一座空中園林,在此可俯瞰蘇州城。所設計出的這一氣呵成的建築型體,将使其打造為城市天際線上一道獨特的風景。
總體布局
尊重環境 功能分區科學合理
項目總體布局充分體現出對周邊環境的友好和尊重。基地北側沿蘇州大道結合三個地鐵出入口,盡可能地退讓出城市空間,塑造宜人的環境以供市民活動。車行主要出入口結合内部市政道路,集中在基地東西兩側,車庫出入口相對集中布置在T3塔樓周圍,減少了對主要城市面的影響。
消防登高場地位于T1塔樓東側及南側、T2塔樓南側及T3塔樓北側。消防車道利用基地内車行道路,沿各幢塔樓分别環通。消防車道流線清晰,為本項目的消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項目于L83增設避難層, L84-L90人員可從疏散樓梯到達L83避難層,利用10m/s高速穿梭電梯将人員疏散到首層僅需48秒。如突發火災頂部酒店人員可通過穿梭電梯安全疏散。T1主塔樓 5~47層設為可租售辦公,平面上戶型分隔靈活,高度上按不同樓層分為四個區段,各區在首層有獨立電梯廳,可高效使用。
主塔樓48~82層為70年産權的可售公寓,戶型多樣,裝修奢華。在首層和二層設置了雙大堂門廳,分别對應公寓的高區和低區,流線清晰使用便捷。
塔樓頂部84~90層為九龍倉旗下頂級品牌NICCOLO酒店,設有220多間客房, 今年即将開業。酒店可通過首層獨立過廳的4台穿梭梯到達90層擁有絕佳視野的挑空大堂,酒店在4層、91層設置了配套的公共設施,包含2座無邊泳池、一座婚禮禮堂及多個餐廳,給住客帶來豐富的空中體驗。
T2塔樓主要功能為SOHO辦公,标準層劃分為22間獨立的辦公單元。T3塔樓首層為商業,标準層為辦公功能。
項目的玻璃幕牆設計精巧而高效,10多種類型幕牆均采用1:1精細化建模和熱力學模拟,以達到定位精确、安全節能的各項标準。塔冠的斜面造型為進階曲線,造型複雜。兩個幕牆系統有3200mm的高度差,之間為鋁闆幕牆,三者之間的匹配,是形成流暢的“魚躍龍門”形态的難點。設計過程中采用電腦模型放樣結合現場全站儀複核的方式,攻克難題,從而實現完美的建築效果。由于塔冠的特殊造型,為防止冬天積雪問題,屋頂采用電熱絲加熱融雪,防止高空積雪墜落。在幕牆設計中,将擦窗機的防風插銷基座整合在鋁型材裝飾條上,簡化系統部件,提升安全與美觀度,屬世界首創。
技術剖析
創新高效 兼具安全性和舒适度
項目主體結構采用“巨型框架 核心筒 伸臂桁架 環帶桁架”的結構體系。混凝土核芯筒平面基本呈六邊形,由下至上合理收分。采用四道伸臂桁架,每道桁架高度約2m,沿塔樓高度結合避難層均勻分布,并在核芯筒的牆體内貫通設置鋼框架,形成整體傳力體系,優化結構效能。将93層590t的消防水箱設計為調諧水箱阻尼器,屬國内首創,節省建築空間與建造成本,高度整合大樓的結構體系與機電體系。此外,達到有效降低風緻加速度,通過對塔樓在風和地震下的響應進行詳細性能分析,可将加速度降低30%,大大提高建築舒适度。
項目辦公和酒店部分采用市政集中熱源,T1和T2公寓采用水冷VRF技術,為每戶配置獨立的空調冷熱源,有利于提高空調系統能效。防排煙方面,通過配合設備避難層設置機械加壓系統和樓層排煙及補風系統,并将各區段的排煙系統布置在服務區段上方的設備避難層,加壓和補風系統布置于下方的設備避難層,以充分保障項目的消防安全性。同時項目消防加壓系統考慮超高層塔樓局部火災時全樓疏散的需求,除了開啟火災層的排煙系統和對應補風系統外,将會自動開啟整棟塔樓全部的樓梯加壓、前室加壓系統以及避難區機械加壓系統以确保全體人員的安全疏散。
日前,蘇州國金中心項目榮獲2020年度CTBUH全球高層建築卓越獎(400米及以上),這一躍然金雞湖畔的"龍門之鯉",是華東總院在超高層領域的又一佳作。
華東總院自2009年參與設計至今,曆時11年,為項目配備了完善的建築、結構、機電等專業人才和資源,與各方設計顧問精誠協作。從建築獨特而優雅的設計,到結構的TSD創新研究及其全過程配合工作,總院設計團隊以專業敬業素養精心雕琢、傾力打造,為蘇州這座溫婉的曆史之城樹立一座比肩時代高度的建築精品。
項目實景圖由蘇州高龍房産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項目檔案
蘇州國金中心
建設地點:蘇州工業園區
建設單位:蘇州高龍房産發展有限公司
用地面積:20280.89㎡
總建築面積:382980.20㎡
建築高度:450m
建築層數:地下4層,地上92層
設計單位
方案設計:KPF建築設計事務所
項目建築師:王董國際有限公司
建築設計: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結構設計: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機電設計: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機電顧問:柏誠工程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室内方案設計:KPF建築設計事務所
Wilson&Asscciates,LLC
HBA/Hirsch Bedner Associates
室内設計:上海現代建築裝飾環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WAA
項目團隊
項目負責人:陳雷、曹丹青
建築:翁皓、陳雷、曹丹青、安仲宇、王永佳、龔佳烨、劉琦、陸娴穎、張洪源、邵骥騁、李潔、郝敬之、楊涵宇、王怡斐、謝一軒、胡建文、姜宇、高俊甯、張薇、孔曉璐、馬瑞琳、黑硯
結構:汪大綏、周建龍、姜文偉、張聿、黃永強、李瑞、李廣偉、瞿璐、王華、崔凱、徐小華、施維
暖動:馬偉駿、萬嘉鳳、任怡旻、盛安風、莊燕、毛雅芳
給排水:徐揚、王華星、唐國丞、趙強強、王珏
強弱電:錢觀榮、方飛翔、王宇佳、高峰、鄭君浩、趙麗花
室内設計:柯旸、陳傑、葉伴軍、朱莉蓉、陳晨
資料來源、版權所有: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