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關注青少年讀物 “口袋書”暗藏危機

關注青少年讀物 “口袋書”暗藏危機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26:44

  受“大家談”專欄組委托,就未成年人的課外閱讀情況,中國社會調查所日前對北京、上海、哈爾濱、武漢、西安等地的1000名中小學生和120名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

  受“大家談”專欄組委托,就未成年人的課外閱讀情況,中國社會調查所日前對北京、上海、哈爾濱、武漢、西安等地的1000名中小學生和120名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

  結論之一,但多數看過“口袋書”。

  從被訪學生的年齡構成來看,小學生一般讀漫畫類、卡通類、少兒文學類的書,中學生大多會讀一些言情類、科普類、名著類的書籍。

  “你是否看過‘口袋書’?”67%的學生表示看過。“你身邊的同學看‘口袋書’的狀況如何?”43%的學生表示很普遍。“你們喜歡看‘口袋書’的原因是什麼?(可多選)”37%的學生是因為内容刺激又好看;41%是因為體積小方便攜帶;46%是因為書裡描寫了一種自己感受不到的生活,很向往;27%是因為同學看也跟着看。

  結論之二:“口袋書”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淨化青少年讀物市場迫在眉睫。

  “您的學生中看‘口袋書’的現象普遍嗎?”43%的老師表示非常普遍。當問及“您對‘口袋書’的内容如何看?”時,37%的老師表示“口袋書”的内容極其不健康,低俗、下流是其特點;29%表示“口袋書”中描寫不現實情愛的情節太多,對青少年德育不利;34%表示“口袋書”的内容無可學之處。

  “學生讀了‘口袋書’後,有哪些變化呢?(可多選)”61%的老師表示最明顯的表現是學習成績下降;36%表示學生變得行為魯莽、脾氣暴躁;59%表示“早戀”現象越來越嚴重,由此引發的早孕、人身傷害等問題也越來越多;48%表示學生越來越不好管理。

  “有何對策?”54%的老師表示隻能通過教育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29%表示一般會采取和家長聯手強制的措施控制學生;17%表示寄希望于學生自覺。調查中,98%的老師希望有關部門嚴肅查處不法人員,狠抓狠罰,有效淨化青少年讀物市場。

  小小“口袋書”大大危害性

  “口袋書”是指一種64開本或小36開的新型袖珍類出版物,因其體積小、便于攜帶,俗稱“口袋書”,分合法和非法兩種;非法的“口袋書”有純文字型的,也有學生喜愛的日本漫畫形式,大多由不法書商假冒或僞造港台出版社名義出版,不同的圖書共用一個書号,印制粗劣,一個系列包含幾十種甚至上百種,裡面充斥着色情、暴力、恐怖等各種低級趣味的内容。新聞出版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說,2003年全國查繳有害卡通畫冊和淫穢“口袋書”計239萬冊,共查處相關案件5326起。

  未成年人的不良讀物有4類

  一些未成年人的不良讀物,大緻分為以下幾類。不少史實被極不嚴肅地“戲說”,許多名著被肢解得面目全非。二是低級趣味。“一夜情”之類的小說紛紛出籠,堕落的性愛觀演變為某些人成名的秘訣和趨利的法寶。三是非法出版。一些曾被明令禁止的有害讀物和非法出版物,喬裝打扮,牟取暴利。四是網絡垃圾。将網絡上的色情文學、惡俗笑話和道聽途說的不實傳聞等變成紙介出版物,并用嘩衆取寵的廣告和炒作去招徕未成年人。

  專家點評:

  “口袋書”曾一度成為低俗、色情讀物的代名詞。來信逼真地展現了一個現實:“口袋書”有相當大的市場!其因至少有三;便于攜帶;與未成年人有共鳴。這值得我們反思。

  現階段,社會上一部分人的急功近利,帶給了孩子們食而不化的快餐文化;一些不法分子大肆非法兜售的某些“口袋書”成為扭曲未成年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發犯罪的誘因之一。誠然,“口袋書”有合法和非法之分,我們需要圍剿其中含有色情、暴力及低級趣味内容的不良讀物;但也更需要反思其乘虛入市的“招術”,比如版本、品種、内容、宣傳和促銷手段,等等。

  現時的孩子面對着諸多“成長的煩惱”、家長不解、老師誤會、發育期的惶惑不安及成人社會的種種思想道德困擾,從心底呼喚那些用童心寫就、溢滿童趣的優秀出版物脫穎而出!經典名著固然值得推崇,但惟有讀懂少兒心靈的本土原創圖書才能真正“解渴”。

  優秀讀物也要善“包裝”

  現在有些孩子相當冷漠,甚至到了“鐵石心腸”的地步。小小年紀,動辄拳腳交加、刀棒相向;少年發案率居高不下,犯罪“低齡化”讓人瞠目。這和充斥色情、暴力及不良低俗内容的“口袋書”泛濫成災的影響息息相關。治療這一社會病象涉及方方面面,我開出的“藥方”是、優秀的讀物也要“投少年兒童所好”!

  孩子初涉人世,對一切充滿好奇。他們對故事情節離奇曲折的叙事文學作品特别感興趣。孩子們還普遍存在一種盲從心理,隻要是“熱門書”,就會想方設法弄來看。這是當下一些魔幻和恐怖類“文化垃圾”得以暢銷的原因。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孩子們喜歡的暢銷書,未必是優良讀物。“開卷”未必有益!書海茫茫,良莠雜陳,珠石兼有。隻有開的“卷”既屬上佳精神食糧,又适合少兒口味,開“卷”才能有益。

  遍觀全國上下,我們并非欠缺好書,但緣何沒有像從國外引進的《哈裡・波特》之類大行其道呢?根源之一就在于我們太過于強調“教化功能”,而忽視了未成年人承受課業競争壓力之餘尋求輕松、趣味和新奇的閱讀心理。退而言之,抛開特定含義不說,口袋書不過是一種版本形式而已,便于攜帶、價格适中,為什麼不可以借鑒呢?出書何以動辄成卷成套、價格不菲呢?由此,我願向同行―――廣大兒童文學作家們進一言“暢銷”,也要反思自己。一方面,要自覺抵制用“文化垃圾”來充實自家“錢袋”的不良傾向;另一方面,也要多多琢磨如何在寫作内容、編排形式上更多創新,營造“賣點”,将幹巴巴的訓誡通過高超而又自然的藝術手段體現出來,使優良少兒圖書變得“好玩”。這樣的作品必是具有強大吸引力、能夠激起孩子們濃厚閱讀興趣的佳作!

  中小學生獵奇心理很強,學習上壓力較大急于釋放,對恐怖色情書就容易産生興趣。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書籍市場的管理,還孩子們幹淨、向上的讀書環境。

  當家長們忙于前途顧不上孩子的時候,當有人不斷給孩子制造“口袋書”等文化垃圾時,我們怎麼要求孩子出淤泥而不染?成人的辨别力足以躲避色情的陷阱,孩子們躲得開嗎?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主人,我們能放心嗎?政府、社會、學校、為人父母、為人師者,都該好好思考這一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