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負盛名七佛貢茶?産值顔值比翼飛 貢茶十年耀國門,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久負盛名七佛貢茶?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産值顔值比翼飛 貢茶十年耀國門
青川縣生态茶産業發展側記
人間四月芳菲盡,鮮茶采摘正當時。眼下的青川,花香鳥語、茶香四溢。放眼兩江四岸:一座座茶園碧波閃耀,一朵朵白雲在山間環繞;采茶姑娘敞開動人的歌喉,響亮的山歌迸發出心中的自豪。
十年彈指一揮間,青川七佛貢茶在低谷中崛起、在發展中壯大,從有名無實到名副其實,從傳統小農業到現代大産業,從星星之火到群星閃耀,從單打獨鬥到集團作戰,從産值增量到顔值升華,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走出國門天下知,綜合指數相比2012年實現了“二四五六”翻番之變:即品牌價值翻兩番,面積、産量、産值翻四番,規模以上茶企數量翻五翻,茶農人均收入翻六番,一片葉子真正成就了山裡人的的緻富夢想……
傳承優良“基因”,祖産煥發青春活力
青川自古以來就被譽為“中國茶鄉”,早在3000多年前,青川茶葉就成為宮廷貢品。在曆史的長河中,青川七佛貢茶曾寫下輝煌的一頁,貢茶也成為一代又一代青川人引以自豪的“寶茶”。然而,過去幾十年,當地人可是守着“寶茶”過着窮日子。因為茶葉的質量和産量嚴重下降,昔日的“貢茶”“寶茶”身價大跌,茶農失去信心。據資料顯示,2012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為6.5萬畝,加工企業25家,年産茶葉1600噸,銷售收入1.6億元,茶農戶均增收1800元,人均增收僅有450元……
如何繼承和發展好七佛貢茶祖産?如何讓茶産業更好更快地助農增收?這是曆屆縣委縣政府不斷思索的話題。
自“十二五”以來,縣上對七佛貢茶産業多次進行調研,走訪種植戶,聽取他們的真實想法,而“産量是制約茶産業發展的首要問題”成為縣農業部門和茶農們的共識。
專家和技術人員通過現場回答茶農的提問,現場傳授種植、管護技術和采摘方式,使他們一目了然地找到了茶葉減産的原因。專家說,過去,由于茶農們誤認為枝繁葉茂就會增産,舍不得修剪,導緻茶樹的主要營養成分都用在樹杆的生長上,茶樹越長越高,茶葉越來越少。
“若不是縣上領導帶技術人員來指導,至今我們還認為是‘祖産’不争氣,現在才知道茶樹的管護大有門道。”種植大戶向體斌感慨到。
為幫助茶農樹立信心,縣委、縣政府專門組織種茶大戶到浙江、福建和雅安等地茶葉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其先進技術,與省市縣農業部門聯姻成立了青川縣七佛茶資源研究開發中心。随着技術優勢逐漸發揮,産量也在逐年增加,加工技術越來越成熟,價格也在不斷回升。
近年來,該縣不斷加快七佛貢茶産業化經營步伐,幫助茶農增收
收緻富。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獎懲措施,鼓勵群衆發展成為種植大戶,為他們發展茶産業給予資金補助,并按規定時間給予驗收,确保資金實打實地用在刀刃上。同時,特别注重加強了茶園建設的科學規劃,把當地農民生産生活和生态的良性發展理念灌輸進每個茶農心中。針對群衆對擴大産業發展認識不到位、觀念滞後的情況,他們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打破了群衆思想上的禁锢,帶領大家走出了一條符合青川實際、具有青川特色的發展道路,讓七佛貢茶重新煥發出青春與活力。
專家“傳經送寶”,品質顔值大幅躍升
“青川山高霧多、氣溫較低、降水量少,但分布明顯的立體氣候,加上水土富硒、富鋅的優勢,隻要注意茶園選址,提高種茶、采茶和加工技術,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白堃元教授意味深長地指出了青川茶葉的優勢所在。他幾乎每年都會到青川現場指導,為青川茶葉産業發展談經論道,為廣大茶農傳經送寶。
自上世紀90年代浙江對口幫扶廣元以來,白堃元教授聯系幫扶青川已有20餘年,他跋山涉水,走遍了青川的各個茶園,為青川茶葉發展付出了大量心血。 “真的要感謝白教授,不然我不可能有現在的成就!”仙霧茶場老闆袁樹先感激地說。袁樹先現在是青川有名的種茶大戶,但在十幾年前,他種植的茶葉品質低、産量低,一斤隻能賣到18元。白堃元教授帶來的高山有機生态茶理念和龍井43号、龍井長葉兩個茶葉新品種,為他的茶場帶來了生機。
現在,袁樹先的仙霧茶場在省内已經聞名遐迩,“一心一葉”龍井43号已能賣到2000多元一斤,引進的新品種“中黃一号”能賣到上萬元一斤。 高山雲霧出好茶。現如今,利用現代工藝精制而成的七佛貢茶“外形扁平綠潤、湯色黃綠明亮、香氣高香持久、滋味清栗香醇、葉底勻亮完整”,外形美、内質優、耐沖泡,先後被評為“中華文化名茶”,被授予“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國家生态原産地保護産品”“國家地理标志證明商标”“中國馳名商标”等稱号,多次獲評“中茶杯”“甘露杯”獎項,“七佛貢茶茶餅制作技藝”還成功入選“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
2017年,國内專業檢測機構将青川七佛貢茶與國内某一名牌茶葉産品進行了比較測試。結果顯示,七佛貢茶的香葉醇是該名茶的1.7倍,芳樟醇是3.8倍,順茉莉酮是1.73倍,每千克氨基酸、茶多酚、兒茶素和硒的含量分别達到4.6毫克、34.2毫克、20.1毫克和0.38毫克,七佛貢茶各項指标都超過這個國内一線名茶。
走進青川鼎源茶業公司車間,凋萎、殺青、揉撚、發酵、烘幹……一簇簇鮮葉在流水線上經過,香入心脾。企業負責人雷萬春說,以前,一到春茶出鍋,他常坐幾天幾夜的公共汽車,挽着蛇皮口袋到甘肅、陝西一帶闖市場,把茶葉往地攤上一攤,扯起喉嚨吆喝叫賣。這幾年,雷萬春開着私家車,裝着七佛貢茶先後到西安、蘭州、銀川、烏魯木齊等地,參加展銷會、訂貨會,讓客人當場驗證,比口感、比香氣、比沖泡次數。“一杯青川春茶續四五次水香氣仍在。”這是一位外地客商在品嘗了七佛貢茶後對雷萬春說出的心裡話。
随着七佛貢茶品質的增強、顔值的增高、名氣的增大,每年都會有來自各地的上百名茶農和制茶加工企業代表雲集這裡“茶山論劍”,中國茶葉研究所專家和高級農藝師也會應邀出席,進行現場點評、現場教學,傳授技術和經驗。
茶農“抱團取暖”,貢茶升級拳頭産品
4月27日早上8時,青川縣石壩鄉三江村毛坪社千畝茶園裡,幾百名村民唱着當地流傳已久的山歌--“薅草鑼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有的采摘新茶,有的進行春季管護,在生态茶葉合作社理事長王文錦的帶領下,收獲着新時代的幸福。
王文錦是青川縣第二屆“雙創之星”。2016年9月,他毅然放棄60萬元的年薪回鄉創業,結合當地實際發展生态茶産業。他與村裡群衆達成共識,以每畝每年租金120元的價格,租賃土地達500餘畝,覆蓋三江村建卡貧困戶28戶。村民們既可領到租金,又可享受每畝400元的分紅,前期農戶自行種茶還有每畝200元的勞務費。在後期管護中,農戶可以常年通過在茶地中除草、修剪、采茶務工增加收入。
王文錦把租來的茶地劃分成5個管理組開展作業,精細分工、整體推進,帶動石壩全鄉142戶農戶新發展“福選9号”茶葉核心區1000餘畝。在他的帶動下,全鄉共發展茶葉産業5000畝。目前,王文錦的茶葉加工廠房也已經建成,生産線已啟動生産,完成了從采摘到加工再到銷售的轉變。據了解,該村的茶場年加工量80噸,産值達到384萬。
為延伸産業鍊條,在縣農業部門的指導下,七佛貢茶産業基地加大了茶農管護技術的培訓力度,逐步向産業化、現代化邁進。多年來,茶農們總結出了七佛貢茶的一整套産業發展經驗,深刻意識到了“走集團化”發展才是唯一出路。
雷萬春是青川的“老茶人”。他說,多年前是家庭小作坊加工,全憑個人感覺,做出來的茶葉形狀、幹濕不統一,拿到市場上賣不起價,進而導緻茶農收入越來越低,産業發展失去信心。怎麼辦?必須引進有實力、有技術、管理強的企業。
前幾年,青川引進成都一家企業,成立青川七佛茶葉公司。如今,該公司已發展為青川大型茶葉加工企業之一。在該公司的帶動下,全縣年加工茶葉百噸以上企業達46家。借力龍頭企業資金、技術、人才、市場優勢,全縣形成“公司 初制廠 基地 茶農”的經營模式,構建起企業與基地、茶農利益聯結機制。近幾年,青川經過加工的大宗春茶普遍可以賣到每公斤1600元至3000元。
同時,青川縣在大力發展傳統春季綠茶的基礎上,瞄準夏秋茶做文章,又先後開發出了紅茶、黑茶、白茶、黃茶等品牌。一片茶葉的五種顔色,不但價格實惠,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進一步提升了七佛貢茶的市場競争力。
近十年來,青川的茶葉産業快速發展壯大:目前,全縣茶園面積達到了27.4萬畝,茶葉産量8000噸,實現綜合産值25億元,均比2012年翻了四番;七佛貢茶在中國茶葉區域中的公用品牌價值達到14.26億元,提升了兩倍;規模以上茶企數量由2012年的25家增至目前的157家,增長了5倍;茶農從2012年戶均增收1800元變成了人均增收3300元,人均收入增長了6倍。
積極“搶灘登陸”,成功打開國際市場
10多年前,青川縣有近10個茶葉品牌,但都沒有做大市場,甚至形成惡性競争。
為重新打造七佛貢茶品牌,青川縣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原則,分别規劃長、短期市場拓展方案,多渠道打通外銷市場。該縣成立了七佛貢茶集團,成功注冊了專屬商标,将全縣各大茶商、制茶企業全部納入麾下,統一思想認識,統一規劃發展,統一技術标準,統一指導服務,統一品牌包裝。他們利用新媒體優勢,積極開展網上營銷,開通了農業專業合作社門戶網站,讓七佛貢茶的宣傳渠道更寬闊、銷售市場更寬廣、購買手段更便捷。
他們依托阿裡巴巴、京東商城、蘇甯易購、天虎雲商等電子商務平台,積極引導企業積極融入“互聯網 ”行動,開展網上交易;制作了“品出青川”“青川有機産品”“咬定青山”3個工作專題宣傳片。其中“品出青川”在日本參影。同時,他們還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推介和宣傳重要品牌,大幅度提高了七佛貢茶的市場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七佛貢茶靠的是底氣,拼的是質量。
近年來,七佛貢茶主動出擊,搶占先機,市場份額逐年增加。青川縣結合傳統優勢品種,積極推介青川的優質産品和優良種植環境、資源,組織行業協會(商會)、企業多次參加“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特色農産品博覽會”,積極到東南亞和歐美地區開拓市場。
長期在浙江做茶葉外貿的朱亞軍五年前開始把青川黃茶銷往東南亞市場,連續五年的銷售額成倍增長。他每年都會與青川簽下了大量的黃茶外銷訂單。他說,“黃茶,與傳統的綠茶和紅茶相比,清香、口感好,而且對人體的營養成分也很高,近年來受到國外消費者歡迎。”
已經參加了四次茶博會的青川沃蘭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勇告訴記者,目前七佛貢茶已成功打入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2020年,美國世界茶業博覽會于當地時間6月12日至15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隆重舉行。位于青川縣的廣元白龍茶葉有限公司作為七佛貢茶代表企業參展。開幕式當天,七佛貢茶以其獨特的品質深受美國消費者青睐,展會現場更是衆多美籍華人索要樣品和資料,咨詢如何電郵以及客商洽談合作方式。此次亮相美國世界茶博會,使七佛貢茶成為國際茶葉品牌的新興之秀。
“自歎秦巴春來早,四月青川品貢茶。正值茗香壽增時,隻等貴客進農家。”近年來,七佛貢茶已為當地群衆打開了一扇幸福之門,成為他們增收緻富的主打産業。随着七佛貢茶品牌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青川群衆增收緻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