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朋友圈裡都在轉《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然後,就看到網上各種“第一批九90後已經XXX了”……
“第一批90後”到底招誰惹誰了!
但是最近,在朋友圈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詞“佛系生活”,那這是什麼意思呢?
佛系大意是:有也行,沒也行,不争不搶,不求輸赢。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就是與其說是無欲無求,不如說是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說葡萄酸我不吃就是了的生活态度。這種生活态度呢說得高深點叫佛系,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就叫做喪、懶!是年輕人的一種面對壓力焦慮的一種常見的自我消解的方式。
不争不搶不傷人,無可無不可,輸赢置之度外。
難得佛系,是自嘲和消解,也是調劑和修煉。
而這個詞的來源就是,那篇關于細數了90後佛系生活的原創微信文章。
裡面包括了佛系朋友圈(随緣點贊都是愛的鼓勵)、
佛系乘客(你停在那裡不要動我自己走過來)、
佛系戀愛(你看吧我都行)、
佛系健身(跑步機上走一走也能活到九十九)、
佛系食客(中午到底吃什麼昨天的再來一份吧)
……
其實“佛系”一詞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日本媒體曾把喜歡獨自待着,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性稱為“佛系男子”。
2017年,“佛系追星”一詞在粉絲圈流行開來,意思是那些曾深度參與過粉絲圈的粉絲,為紛争所累,轉而追求不動怒,不吵架的一種平和的追星方式。
“佛系”火了之後,也引發一些讨論。
有人認為,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冠以“佛系”的方式,生活瑣事可以無所謂,但談戀愛不走心還怎麼談呢?
做工作不上心還怎麼成就一番事業呢?
還有人認為,這隻不過是90後用來調節心情的自嘲調侃而已。
但不少網友也擔心,這是用“佛系”的概念來掩蓋逃避現實的心理。
今年的網絡流行詞喜歡總結人,前段時間,剛給中年人貼過“油膩”的标簽,如果說,前段時間的“油膩”映射了中年人的危機,那麼,“佛系”大概反映了90後們的生存現狀。
2017年,最後一批90後也已成年,部分90後開始在職場中初露鋒芒。
從學校進入社會,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快速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競争都讓他們壓力增大,産生迷茫、焦慮以及自我懷疑的情緒。
所以對于“佛系生活”,小編認為,自嘲可以,不要太認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