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有時就像一個“數學家”,經常監測血壓的變化、定期做記錄、了解所服藥物的劑量和種類,還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但即便如此在醫生指導下精确計算,有的患者的血壓仍然降不下來,降壓藥的療效似乎也不明顯,這個時候得考慮一下特殊的頸源性高血壓,它的病根不在血管,而是在頸部。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心内科主任徐耕說,頸源性高血壓在臨床中極易誤診,很多患者都是按照普通的高血壓治療,但症狀并沒有得到明顯緩解,有的醫生反而誤以為降壓藥效果不好而不斷更換藥品。事實上,這類高血壓是因頸椎勞損、骨質增生、退行性病變、椎體不穩等頸椎病變,引發頸交感神經節或椎動脈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從而使血壓升高。
簡單地說,該病的病因在頸椎,而與遺傳、肥胖、不良飲食習慣等關系不大,且多數患者患有頸椎病。有的患者除了血壓升高,還有頸部疼痛、頭痛或頭暈等頸椎病症狀。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有些頸椎病患者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而頸部症狀不明顯,更容易被誤診為原發性高血壓。
因此,有頸部不适、頭暈、頭痛等症狀,吃降壓藥效果不好的高血壓患者,應先查查頸椎,拍頸椎X片或CT就能發現病變,以排除頸源性高血壓的可能。
如果确實是頸椎病變造成的血壓波動,一般不用服藥物降壓,而是在不放棄血壓監測的同時,積極治療頸椎病。一般來說,頸椎病得以緩解後,高血壓的症狀也會逐步得到緩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