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抑郁症不可諱疾忌醫

抑郁症不可諱疾忌醫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07 17:32:15

  2012年3月18日,南京一微博名為“走飯”的少女,在微博上留下了遺言,稱自己得了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後當地警方證實,該女孩已自殺身亡……

  事實上,在微博上直播自殺或留下遺言後自殺的朋友不單單隻是“走飯”一個,但此次她的遺言被轉發了三萬多次後,引起了網友們及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心理醫生餘曉潔指出:這一個個沉重事件在提醒着我們,不要漠視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心病也是病;心理疾病患者同樣需要專業的治療,及我們嚴肅的關切!

  與此同時,一場關于抑郁症的科普運動及然而至,3月20日晚,果殼網邀請了北大副教授、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做客新浪微博,通過一個小時的時間開通網上微博通道,以問答的形式,解答大衆關于抑郁症話題的各種疑問。從大衆網友提問的問題來看,大多數朋友對抑郁症的了解都較模糊,甚至有些人詢問抑郁症患者是否會有殺人行為,會不會很可怕等等。筆者發現,近幾年,網上關于抑郁症患者的關注不少,典型的案例是前IBM中國研發工程師袁毅鵬事件。他也是一名普通的抑郁症患者,像大多數的抑郁症患者一樣,似乎在他痛苦的世界中,那種灰暗的隐痛隻有自己才能感知,盡量有無數在博友在一身鼓勵支持,但他仍有幾次自殺未遂的經曆。

  人們不禁在思考,抑郁症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方法,可以趕走你的憂郁呢?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心理醫生餘曉潔說,在心理疾病中,抑郁症屬于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常伴到興趣減退,意識活動減弱,合稱為三低症狀。即人們平時所說的“壓抑”,“郁悶”,“心情不好”,“沒興趣”等,均可能為抑郁症的早期症狀。在引發疾病的心理社會學因素中,重大的生活事件的突然發生,或長期處于一種強烈的不愉快體驗是導緻人産生惡劣心境的常見原因。此外,抑郁症的發病也有一個特點,即呈顯著的季節性發展,常見于春季反複。

  處于抑郁狀态的人除了本人承受着巨大的精神上和軀體上的痛苦,影響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之外,也存在着極高的自殺風險。絕大多數有自殺觀念的患者,均因無法繼續承受下去而選擇放棄生命。

  那麼,作為一名普通人,要如何去及時發現自己或身邊朋友身上的抑郁傾向,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幫助自己或他人安全順利地度過人生抑郁季節中的陰霾呢?心理醫生餘曉潔提出以下幾點:

  首先,無條件的理解和積極關注。對于抑郁症患者來說,内心極大的痛苦和壓抑的體驗是周圍人所無法感受的,所以常常在承受疾病折磨的同時,還要面對家人朋友及他人的不理解和漠視。在社會通訊極度發達的今天,就連微博上的陌生網友都可以做到無條件去關注和理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每個人也應當力所能及地去關心我們身邊的家人的朋友。一句關心,一聲問候,雖然不算什麼,卻可以在陰郁的季節烘幹潮濕的心,在灰暗的世界添抹一絲色彩。

  其次,積極求助,學會傾聽與傾訴。抑郁是一種心境體驗,如果不通過言語的形式予以表達,很難為外人所覺察。如果一旦覺察自己或朋友有情緒低落、行為表現散慢,興趣愛好減少等表現,須采取積極幹預措施,在自我調整方法(注意力轉移,聽音樂,自我放松訓練等)均效果不明顯時,應積極與社會相關機構取得聯系,并及時進行治療。抑郁症被喻為都市心理感冒病,再不像往日那麼神秘,社會大衆應用開放的心态去對待這一類心理疾病,積極求治,不應諱疾忌醫。與心理醫生一起探讨,并共同去面對問題,學會傾聽與傾訴,是趕走憂郁的關鍵。

  現代都市的生活壓力很大,對于每個人來說,學會正确地去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壓力的能力非常重要,而在面對壓力的同時,我們也需要身邊他人的幫助,共同度過難關。社會是個大家庭,在不乏關愛的當下社會,我們更應該在自助之時,更需助人。積極關注,趕走你我心中的憂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