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經說過:“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正是那些大公無私的人,反倒成就自己的好名聲。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也不乏其人,比如“外舉不避仇,内舉不避親”的祁黃羊,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對于祁黃羊的回答,晉平公感到很吃驚,因為解狐向來和祁黃羊不和,于是便不解地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您為什麼還要推薦他?”祁黃羊微笑着答道:“大王您問的是誰适合當南陽的縣令,并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呀!”晉平公認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很快便派解狐到南陽去當縣令。果然,解狐上任後,十分稱職,并為當地做出許多好事,深受南陽百姓的好評。
不久,朝廷裡又缺少一位法官,晉平公便再把祁黃羊叫來,向他問道:“現在朝廷裡正缺少一位法官,您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呢?”祁黃羊考慮良久,很肯定地說:“祁午能擔當此任。”對于祁黃羊的這個回答,晉平公又感到大大的吃驚,因為祁黃羊推薦的人正好是他自己的兒子,于是便問道:“祁午不是您的兒子嗎?您怎麼會推薦他呢?”祁黃羊又微笑着回答道:“祁午确實是我的兒子,但大王您問的是誰能勝任這個法官的職務,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晉平公對祁黃羊的回答很滿意,于是又派祁午到朝廷來當法官。果然,祁午當上法官後,始終公正執法,沒有任何的偏麼,成為老百姓所稱道的好法官。後來,孔子聽到突變子祁黃羊的事迹後,十分欽佩地稱贊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内舉不避親。祁黃羊可謂公矣。”由于祁黃羊擁有坦蕩的胸襟和無私的心底,所以他才能夠做到“外舉不避仇,内舉不避親”,并因此而讓自己的名聲流傳千秋萬代。可以說,正是因為他無私,所以才能成就他的自身。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個如果沒有為自己着想,那麼他也很難做到為他人着想。而一個人最大的自私,其實就是無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