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孩子愛摔東西 家長怎麼教

孩子愛摔東西 家長怎麼教

母嬰 更新时间:2025-04-19 11:28:50

  孩子快2歲了,最近他好像發現了一個新遊戲一樣,有事沒事就喜歡摔東西,衣服、玩具、紙巾、餅幹盒子、遙控器……逮到什麼摔什麼,還把丢到地上的東西拖來拖去,故意讓它們發出聲音,搞得聒噪不堪,這個習慣太壞了,我屢次勸說,孩子就是不聽話,請問我該怎麼辦?

  孩子摔東西是一種探索行為

  排除一些因生氣而摔東西的情況,孩子摔東西多半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小孩子的好奇心很旺盛,一旦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他們會耐心地一次次重複這種行動,這可以說是一種很正常的探索世界的行為。基本上,孩子摔東西的動機可能有以下幾種,它們包括:

  1、東西摔倒地上産生的變化,包括變形、發出聲音、裂開,拖動物體時的物體的狀态等,這些改變使孩子覺得好玩,所以這件事讓他感到開心。這時候,媽媽可以買一些能發出響聲的玩具,将寶寶放到軟地墊上,讓他自己扔出玩具,再爬着撿回來。

  2、把東西摔到地上這件事,會吸引他人的注意。想要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關愛,是人類的天性,孩子故意做這種“壞事”,是希望借此得到家人的注意,讓自己成為焦點人物。家長注意在平時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鼓勵,孩子很快就會放棄這個遊戲。

  3、孩子通過反複的扔東西,了解到自己擁有的力量,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和動作對象的區别,從中感受到極大的滿足和快樂。孩子之所以喜歡這樣,是因為發現自己的手變得更靈活,能夠随意控制物體,對自己的能力很欣賞。

  心理專家:用行為訓練引導孩子

  1歲到3歲的孩子有一段時間愛摔東西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家長需要做的,不應該隻是勸說,而是要想想如何來應對這件事,怎樣做到引導孩子、保護孩子。比如把易碎、貴重的東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家裡的家具、電器、花盆等也都要固定好,以免傷到孩子。

  2歲的孩子已經可以接受行為訓練了,家長可以告訴他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不過,要他真正理解父母的意思,還得等他再大一點,因此,父母在引導孩子時要講究技巧。比如讓他把不怕摔的小玩具扔到盆裡,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也可以利用形狀積木(方、圓、三角、五角星等),投入形狀孔洞(方、圓、三角、五角星等),訓練他認識形狀的能力等。

  家長還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給孩子一些可以摔的小沙包、積木塊等玩具,使孩子的雙眼雙手得到鍛煉。玩積木時,如果孩子拼出了一個可愛的圖形,家長可以适當的進行表揚,這樣會讓孩子更快樂。

  總的來說,大部分小孩在成長時都會經曆這樣一個階段,喜歡摔東西,覺得摔東西很有意思。如果持續摔東西不超過2個月,孩子也沒有發洩壞情緒,家長一般不需要采取什麼嚴厲的措施,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玩膩,将注意力放到其他更有趣的遊戲上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