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曹丕為何能繼承王位

曹丕為何能繼承王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2:42:09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谯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的曆史,并建立了魏國。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的兒子中,曹丕在文采上不如曹植,在帶兵打仗上,曹丕更無法和曹彰相提并論。那麼,問題來了,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及曹彰,曹操為何讓曹丕繼承王位呢?

曹丕為何能繼承王位(曹丕文不如曹植)1

首先,在中國古代曆史上,三曹指漢魏時期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稱。因他們父子兄弟在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所以後人合稱之為“三曹”。不過,雖然曹操、曹丕、曹植這父子三人被後人相提并論。但是,曹植的文采,無疑是要超過曹丕的。比如謝靈運就曾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即曹植)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就曹植來說,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

曹丕為何能繼承王位(曹丕文不如曹植)2

另一方面,就曹彰來說,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贊賞。其胡須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将、行骁騎将軍,率軍征讨烏桓,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轲比能。由此,在曹操的兒子中,曹彰在帶兵打仗上可謂最強的。在此基礎上,曹丕武不如曹彰,文不如曹植,為什麼還會被曹操立為世子呢?對此,就筆者看來,這是因為曹植和曹彰都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就曹植來說,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其為人比較随性,不夠穩重。

曹丕為何能繼承王位(曹丕文不如曹植)3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在曹昂、曹沖相繼去世後,曹操是有要立曹植為世子的想法。但是,曹植的随性而為,逐漸讓曹操改變了态度。比如有一次曹植就因為飲酒過多,就坐着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對于曹植的這一行為,魏王曹操可謂非常生氣。至此之後,曹操逐漸放棄了讓曹植接替王位的想法了。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曹彰為人比較勇猛,但是,曹操需要的一個是統率武将文臣的諸侯,而不是關羽、呂布、趙雲這樣的猛将。進一步來說,曹彰在謀略指揮,特别是駕馭群臣的能力上是相對不足的。

曹丕為何能繼承王位(曹丕文不如曹植)4

最後,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曹丕故意在曹操面前表現出沉穩謹慎的一面。換而言之,在曹植恣意妄為的表現下,曹丕穩重的舉止,無疑獲得了曹操的認可,這成為曹操最後傳位于曹丕的重要原因。此外,在筆者看來,曹操之所以讓曹丕繼承王位,也和曹丕是當時的長子存在一定的關系。衆所周知,在東漢末年,曹操的長子曹昂戰死沙場。在曹昂去世後,曹丕成為曹操的嫡長子了。在古代“嫡長子繼承制”的慣例下,曹丕的年齡優勢,也是其最終被立為世子的重要原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司馬懿、吳質等大臣幫助下,曹丕在繼承王位的争奪中戰勝了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在曹操病逝後,曹丕也不負衆望,正式建立了曹魏。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更多内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情懷曆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