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中華文明曆來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态文明思想,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為進一步倡導綠色生活,踐行日常環保,營造公衆參與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共建生态文明,我會特推出《張嗲話環保》欄目,邀請資深環保志願者張運和,來分享他37年的環保故事。
愛鳥莫籠養·任鳥自由飛
早些年在他鄉旅遊時認識了一位民宿主,他特别喜好籠養鳥,拿他的話說,一天的時間有三分之一是打發在服侍十幾個鳥籠的鳥。也許因我個人不喜歡觀賞籠養鳥,彼此理念不同,加上從民宿主的談吐中了解到,覺得籠養鳥有不少壞處。
籠養鳥雖然可以飽食終日,有的鳥最終還是憂郁而死,所以籠子養鳥是一種“善意的傷害”。鳥兒關進籠子裡限制了它的活動空間和繁衍,讓鳥兒長時間不飛行,最後會導緻其飛行功能退化,即便放回大自然也活不了多久。百靈鳥、金絲雀、畫眉、八哥、黃雀等鳥,雖美麗、叫聲好聽、還會唱歌,但這些以蟲食為主的雜食動物,籠養會因食物不當,營養不足而死亡。
據了解,買賣鳥的市場,由于多種原因,60%以上的鳥沒有賣出去就傷殘或死了。假如人們不籠養鳥,這個買賣自然就逐漸衰落,沒有買賣确實也就沒有傷害了。
個人認為真正愛鳥,喜歡觀鳥,把鳥當作我們的好朋友,就應該善待這些可愛的小精靈,不把鳥放在籠子裡囚禁起來,養成去大自然觀鳥的習慣,帶上望遠鏡去野外觀鳥不僅更過“瘾”,而且是用行動在诠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