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失言失仁的語錄?15.8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論語中失言失仁的語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15.8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言在《論語》中是個出現了一百三十多次的高頻詞。一般情況下有三種意思。一是本章的做動詞,談論、說話的意思;二是做名詞,話語的意思。三是言論、觀點、思想的意思。與言:與他談論,跟他談話。失人:很多專家把“失人”解釋為失去了朋友,或者說失掉了人才。可以跟他說卻不跟他說,就會失去人才,或者說失掉對方這個朋友。我覺得這樣的解釋太死闆生硬。失人,解釋為失信于人更符合孔子的本意。隻是在失信這個層面上,并不一定就會因此而失去這個朋友或人才。可以跟對方說卻不說,這是對對方保密,這就是對對方的不信任,你不信任對方,對方當然也不會信任你。彼此之間由此缺乏了信任。失言:主流學者們一般都解釋為說錯了話,也就是我們現代詞語“失言”的意思。這種解法也不太準确。不該對他說的話卻對他說了,該保密卻沒有保密,就不僅僅是說錯了話那麼簡單,這些說出來的暴露了的話就失去了意義。比如計劃、方案、謀略等等告訴了不該告訴的人,那大量的前期工作也就白做了。失言,可以解釋為讓言論失去了價值。知者:智者。整章的意思就是:可以同他說卻不同他說就會失信于人;不可以同他說卻同他說了,所說的内容就失去了價值。智慧的人既不失信于人,又不讓話語失去價值。也就是說聰明人懂得該說則說,不該說就不說。
與本章相呼應的,《季氏》篇中孔子認為侍奉君子時,就說話方面來講一般會有三種過失。“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意思是說話未到該說之時就說叫做急躁;也就是本章的“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話到了該說的時候卻又不說叫做隐瞞;也就是本章的“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沒有察言觀色卻貿然開口叫做盲目。結合者兩張的意思,就是說“躁者失言;隐者失人;瞽者睜眼瞎說。”
孔子曆來非常重視修行仁德之人的說話之道,他非常反感能說會道的佞者,孔子說佞才對修行仁德是沒有好處的(“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長》)孔子還多次強調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他認為“仁者,其言也讱。”(《顔淵》)并且非常明确地指出“剛、毅、木、讷近仁。”(《子路》)孔子認為花言巧語口才了得之人是修不成仁德的,仁者一般都具有言語木讷,說話遲鈍的特征。修行仁德之人說話要慎之又慎,言依禮出,“非禮勿言”。
孔子認為躬行君子在言行方面要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學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裡仁》)君子要做到要麼不說,要說就一語中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先進》)“君子恥其言之過其行。”(《憲問》)能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衛靈公》)就可以暢遊四海,通行無阻。
更要注重說話的藝術。要做到“言寡尤,行寡悔”就能做好一個官員(《為政》)做官之人還有具備察言觀色的能力,判斷天下行事的能力,國家有道之時需要正直的言行,而在國家無道之時,就要注意保護自己,言語方面就要謹慎小心,一面自己因言獲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憲問》)
孔子自己則很會說話,在不同的場合,針對不同的人物,孔子都有得心應手的語言表現。“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食不語,寝不言。”“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鄉黨》)《論語》中記載了很多孔子關于不同場合的言行規範。
道客村曰:
未及而言謂之躁,讷言敏行君子好;
言及不言謂之隐,隐者失人難成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