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防癌體檢?所謂防癌體檢就是預防癌症發生所進行的一系列檢查。那麼,防癌體檢都檢查哪些項目呢?篩查各種癌症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防癌體檢那些事。
早期癌症篩查别陷三大誤區
誤區一:pET-CT查癌症能“一錘定音”
用pET-CT把全身掃一遍,就能将潛藏的早期腫瘤揪出來?太樂觀了!
對于價格昂貴的pET-CT,不少人存在着盲目的信任。pET-CT的檢查原理是,由于癌細胞比正常細胞的分裂更加旺盛,在葡萄糖的需求方面是正常細胞的3~8倍,因此檢查時給檢查者靜脈注入有放射性的FDG(氟代脫氧葡萄糖),使其流遍全身,利用檢查設備對FDG釋放出伽馬射線進行攝影,由于FDG會大量聚集在癌細胞處,從而發現癌蹤。
通常來講,pET檢查可發現1厘米大小的癌症,但它也有緻命缺陷:有些癌細胞無法聚集FDG,而聚集了FDG的正常細胞可能與癌細胞重疊,在這兩種情況下,pET檢查往往得到錯誤結果。
單純地依靠一種診斷方法來進行早癌篩查是不合理的,應當充分發揮各種檢查手段的優勢,影像診斷、活檢、血液檢查等多管齊下,進行綜合性的診斷,才能避免“假陰性”、“假陽性”的出現。例如,肺癌的早期篩查應首選胸部低劑量螺旋CT。
pET檢查多用于肺癌确診以後,對癌症是否出現轉移而進行全身篩查,或用來确認癌症治療的效果。B超檢查可對甲狀腺、肝膽、盆腔、前列腺等進行細緻檢測,拍胸片能及時發現肺、食管、縱隔的病變,CT适用于對腦部、肝膽和盆腔的檢查。
誤區二:腫瘤标志物高,意味着患癌
許多病人常依靠腫瘤标志物檢查的結果,來判斷自己患癌的風險,一看到腫瘤标志物數值很高就慌了神。實際上,腫瘤标志物更主要地應用于中晚期癌症的治療效果和術後觀察。單純依靠腫瘤标志物數值,不能準确判斷早期癌症是否存在、病情的惡化及恢複情況。腫瘤标志物存在敏感度、特異度的缺陷,敏感度低的話,會無法發現癌症或将患有癌症的病人診斷為“正常”。特異度低的話,會存在“假陽性”,也就是将健康的人誤判為癌症,令人陷入恐慌。
腫瘤标志物與癌症并非明确的對應關系。例如腫瘤标志物CEA,對大腸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都會顯示出高數值,表現為較低的髒器特異性。要明确癌症隐藏在什麼器官,還需要進行二次檢查。另一方面,腫瘤标志物也會“良莠不分”,例如腫瘤标志物pSA,隻對前列腺顯示出高數值,雖然髒器特異性高,但它也會誤報病情,例如患有前列腺炎和前列腺腫大等前列腺良性疾病以及年長者,也可能在pSA檢查中得到高數值。
還要提醒的是,癌症在早期階段,腫瘤标志物很少會顯示出很高的數值。經常有病人因腫瘤長得不夠大,腫瘤标志物的數值不高。
誤區三:定期體檢,不必做早癌篩查
人們經常混淆健康體檢與早癌篩查的性質,健康體檢不能代替癌症早期篩查。前者檢查的對象是心、肝、腎功能、血糖、血脂、血壓等,掌握人體的一般狀況,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病變有較好的篩查作用,但不能及時揪出早期癌症。而後者是對毫無症狀的健康人群進行的醫學檢查,除了可以篩查早期癌症外,還會檢查、評估一些增加癌症發病概率的機能變化和疾病。
癌症的篩查往往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情況來選擇,檢查項目的設定更具個性化。比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40歲以上的女性則注重選擇乳腺B超和钼靶檢查。抽煙人群則應該每年做胸部低劑量螺旋CT。曾益新提醒,存在患癌因素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到醫院進行防癌體檢,包括有鼻咽癌、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長期吸煙者、患有乙肝或大小三陽的、胃潰瘍和慢性胃炎患者、乳腺小葉增生者以及HpV高危亞型人。
談新方法:小心“過度治療”
近年來,随着癌症治療方法不斷發展,微創治療、生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新方法越來越多,許多人對此寄予厚望。
對于癌症治療我們要掌握好一個“度”,癌症治療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個患者都能夠進行新增的檢查方法。要選擇合适自己自身情況的一些項目進行檢查,也不能盲目進行藥物治療。
當腫瘤來襲時,身體會向你發出求救信号,就看人們是麻痹大意地放過,還是敏感捕捉到信号。平時要注意身體的細節變化,如果出現了新現象或身體規律的改變,如突然耳鳴、大便異常、渾身乏力、貧血等,應重視。
防癌體檢項目
了解了一些早期癌症篩查的誤區,我們需要真槍實彈的進行一些防癌檢查,在檢查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些防癌體檢的項目及其意義,重視體檢過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防癌體檢都有哪些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
是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可以檢測血液中各種腫瘤标志物的指标是否升高。
2.肛門指檢
可以确定距肛緣7—10厘米的直腸有無病變及病變的性質。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70%—8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肛門指檢發現。
3.大便隐血試驗
大便隐血試驗為陽性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做結腸造影或結腸鏡檢查,以減少大腸腫瘤患者漏診或誤診。
4.X線攝片
X線穿過器官組織後會顯現出不同的影像,一些相對較為隐蔽的腫瘤就可以在X線拍攝的照片中表現出來。
5.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可清晰地看到甲狀腺、膽、脾、腎、盆腔等全身大多數器官或組織是否有腫塊的存在。
6.宮頸塗片或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
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子宮頸口的脫落細胞,然後使用這兩種方法觀察,能檢出早期宮頸癌。
7.乳腺钼靶攝片
能在X線攝片中顯示乳頭、乳暈、乳腺脂肪、腺體等不同組織的圖像,有利于發現深部的微小乳腺癌病竈。
8.胃鏡和腸鏡檢查
可直接觀察到食管、胃、腸黏膜的色澤、血管紋理、腺體形态,能區分和識别炎症、瘢痕狹窄與腫瘤,對可疑病竈還可立即做病理活檢以确診。
防癌體檢時間
篩查肺癌
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普通人群早期篩查最好拍片而不推薦使用胸透。
篩查肝癌
對高危人群建議半年進行AFp(血清甲胎蛋白)監測、一次超聲檢查,必要時進行肝增強CT的檢查。
篩查胃癌、食管癌
每兩年進行一次上消化造影檢查,高危人群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篩查結直腸癌
從50歲開始,選擇大便隐血試驗、CEA(癌胚抗原)監測、直腸指檢等。
篩查宮頸癌
初次性生活的3年應開始篩查,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檢查、液基細胞學檢查。
篩查乳腺癌
35歲以上婦女可做B超檢查,40歲以上的婦女應做乳腺彩超檢查、乳腺钼靶檢查。
篩查前列腺癌
從50歲開始做篩查,每年進行一次指檢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的檢查、B超檢查。
篩查鼻咽癌
高發地區及高發年齡段的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EB病毒檢查、鼻咽間接鏡檢查。
防癌體檢是一項專業性的檢查,并不是說所有的醫生都能夠對此進行檢查。我們需要找專業性的醫生進行檢查,專科醫生對于各種腫瘤狀況能夠做出專業的評估及診斷,所以,選對醫生也很重要。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防癌體檢的知識,希望大家對于防癌體檢不要進入以上幾個誤區,多多了解一些防癌檢查的項目以及在最佳的時間内進行癌症篩查,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