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幕府井梧寒,
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聲悲自語,
中天月色好誰看。
風塵荏苒音書斷,
關塞蕭條行路難。
已忍伶俜十年事,
強移栖息一枝安。
賞析
這是杜甫一首任嚴武幕府參謀時所做的。杜甫本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之志,但卻因直言,性格太直,而遭棄,漂泊四方。
在一個甯靜的夜晚,他一個人在府中,聽角聲,觀月色,思前想後,感慨萬端。
詩人看着蠟燭将近燒殘,心中感到無比凄涼。一寫“聽”一寫“看”都着力表現秋夜的凄清:号角在長夜裡響起,像是在自言自語述說悲涼;高空中明月雖然美麗,可誰能夠與詩人一起觀賞呢?詩人的孤獨,詩人的悲憤,有誰能夠理解啊!
第三聯就自然而然地轉到了身世悲涼上:烽煙遍地,歲月遷延,親人們的音訊全無,欲回故鄉,路阻難行。
末聯結出了詩人目前的處境:十年來,孤獨的飄蕩奔波,寄身幕府猶鳥栖樹枝間!
胸懷大志的詩人孤苦伶仃漂泊,胸中的悲憤該有多麼的沉深!此詩作于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保薦杜甫為節度使幕府的參謀。這首詩,就寫于這一年的秋天。所謂“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獨宿”
詩人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