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變老之後,身體的各個器官就會開始慢慢衰竭,這是不可避免的,畢竟誰都不可能長生不老。老年人的心髒也是如此,到了一定歲數的時候,心髒就會出現功能性的問題,心力衰竭就是很常見的病症。很多老年人認為這種病不需要治療,因為怎麼治都治不好。但是,現在醫學這麼發達,心力衰竭還是有很不錯的治療方法的。
一般治療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複雜,必須通過各種檢查手段探明引起力衰竭的多種病因及其先後順序。盡量采用根治病因的療法,如需要手術者應盡早施行手術治療。去除各種誘發因素,如控制肺部及泌尿或消化系感染、糾正貧血或營養不良、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髒前後負荷、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等。加強支持療法,給予合理的飲食,護理(包括醫院及家庭護理)對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療會起到積極作用。具體如下:
(1)休息:對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多主張限制患者的運動。休息可減少身體所需要的血流量,增加腎血流和冠狀動脈的血供,有利于靜脈血回流和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功能。心力衰竭Ⅱ級應嚴格限制體力活動,心力衰竭Ⅲ級應卧床休息為主。但是,也不主張長期卧床,否則,去适應狀态對患者的恢複和預後不利。
(2)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熱量和低膽固醇;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血漿蛋白低下者蛋白攝取量≥1.0~1.5g/(kg·d);限制鈉鹽攝入量,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由于靜脈和毛細血管淤血與體内細胞外水分增加所造成。由于水腫的液體是生理食鹽水,故在細胞外水分潴留的同時有鈉鹽的潴留。對于無症狀及輕度心衰病人來說,如體内無鈉鹽的潴留,就不可能有水分的潴留。鈉攝入和排出的控制,是防止體内液體滞留的關鍵因素。因此,鈉攝入量的控制有無比的重要性。正常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為10g左右,無症狀及輕度充血心力衰竭患者的每天攝入總量應限制在2g以下(等于氯化鈉5g)。也就是說,每天飲食中隻能加極少量食鹽或醬油(每天可加食鹽1~2g)。長期維持低鈉飲食可使患者感到輕松、舒适,從而減輕心髒負荷,使心髒功能有機會得到改進;所有等級的心力衰竭患者均要戒煙;嚴重心力衰竭者禁止飲酒。
隻要老年人平時注意自己的飲食,每天休閑的時候多出去鍛煉,那麼心力衰竭還是可以良好預防的。此外,對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來說,隻要能夠及時去醫院,并且配合醫生治療,再加上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心力衰竭還是可以治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