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段骨折的情況在生活當中時有發生,出現的情況也特别多,一般摔跤或是車禍都有可能造成肱骨近段骨折,這對于傷者來說是特别痛苦的事情,另外在承受身體傷痛的同時也要面臨着治療後的恢複訓練,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肱骨近段骨折康複訓練注意什麼?這也是好多朋友特别關心的問題。
正确有效的功能鍛煉可加快血液循環,有利于消腫,防止肌肉萎縮,骨質疏松和關節粘連強硬,同時,還能通過肌肉舒縮産生的内動力,與小夾闆的約束力和棉花墊的效應力共同作用,使骨折端的殘餘移位得到逐漸糾正。
進行鍛煉時,活動幅度由小到大,活動次數由少變多,時間從短到長,注意勞逸結合,避免不利于骨折穩定和愈合的活動。如内收型不宜内收活動,外展型不宜外展活動。一般情況下,每日安排3-4回,每回20-40次。以下是
各期肱骨外科頸骨折的功能鍛煉方法:
早期(傷後1-2周)
握拳伸指,傷肢手掌及拇指伸開,而後握攏。
吊臂屈肘,傷肢前臂懸吊于胸前,用力握拳并屈曲肘關節,然後伸展至頸腕帶允許的範圍。
中期(傷後3-6周)
空拳屈腕,傷肢手半握拳,前臂中立位,腕關節盡量掌屈,然後伸到中立位。
擡臂屈伸,用健肢托住傷肢外部,使傷肢盡可能屈曲再伸直。
摩肩旋轉,用健肢托住傷肢的前臂,撫住傷肢肩關節,作前後内外轉動。
頂勁聳肩,傷肢肘關節屈90度,上臂緊貼于胸前,保持傷肢正常軸線,用力收緊上臂肌肉,提升肩關節。
後期(傷後6-10周)
鯉魚擺尾,傷肢前臂中立位,手握半拳,将腕關節背伸,然後掌屈。
單手擎天,健肢置于胸前,傷肢腕關節背伸,上臂緊貼胸壁,将肩關節向前上方掌,并伸直肘關節,然後複原。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肱骨近段骨折康複訓練注意什麼,這也是所有患者最為關心的事情,直接影響着恢複後的程度,在進行康複訓練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正确的方法,特别是要量力而行,另外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