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如果舌苔白厚,往往是飲食不節或消化不良的征兆。此時可給孩子服用小兒化食丸、小兒啟脾丸、藿香正氣丸等中成藥進行開胃。
中老年人,尤其是體形肥胖的父母,如舌根部發麻,食指、中指發木,這多為中風的先兆,由腦缺血引起。遇到這種情況,應盡快帶老人去醫院就診。
患有高血壓或痔瘡的病人,常常出現黃而幹燥的舌苔,伴有大便秘結不通。這時應服用一些瀉藥,如麻仁潤腸丸,也可用番瀉葉泡水代茶,使大便保持通暢。
感冒發燒後期,舌苔少、舌色深紅,這是熱邪傷陰所緻,此時可服用一些滋陰清熱的中藥調理。
更年期的婦女,如果舌頭兩側多見有淤血點,并伴有情緒急躁,這是機體内分泌代謝紊亂、色素沉澱所引起的。這時可以服用一些舒肝理氣的中藥,如舒肝丸、逍遙丸等,可較快取得療效。
常見病症一:“氣虛濕毒”
據專家介紹,氣虛濕毒是廣東人比較常見的身體問題。
人體由于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稱為氣虛,它與現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會競争、壓力過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再加上廣東地區由于氣候高溫高濕,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氣比較炎熱,體内熱過度十分容易産生濕毒。
舌象表現:
舌頭腫大,軟弱無力,舌邊有牙齒壓出來的齒印,整個舌頭的舌質淡白欠缺紅潤,舌苔膩白,嚴重一些的還會變黃,苔質厚實,附着在整個舌面。
調理方法:
一、五指毛桃煲雞。味道鮮美、氣味芳香、營養豐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二、薏仁粉泡牛奶。薏苡仁可防癌、滋潤皮膚,可将它略炒磨成粉泡牛奶喝。
三、山藥薏仁茶。以淮山藥、薏苡仁各三錢熬水喝。這樣可以恢複和補充中氣、提神、還能改善臉色。
常見病症二:“陰虛”
陰虛,是指機體的精、血、津液等的陰液不足。因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所以稱“陰虛”,多見于勞損久病或者熱病之後而緻陰液内耗的患者。
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陳潤東博士表示,由于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兩者常互相影響。
舌象表現:
舌色較紅,舌質嫩,舌面光滑缺少津液,也沒有舌苔或者少苔,看上去比較幹燥。不論何種疾病,凡見到這種舌象,都表明機體内有陰液消亡的征象,津液嚴重損耗。舌光而色紅绛為熱盛傷陰,舌光而色淡為氣陰兩傷。
調理方法:
一、百合麥冬湯。百合潤肺降氣,麥冬滋陰養胃,兩藥均可滋燥斂火。
二、甲魚石斛湯。石斛和甲魚都是補陰虛的,兩者煲湯能去陰火補陰虛。
常見病症三:“氣滞血淤肝火旺”
有淤血的人,體内血液流動較緩慢,在某些局部甚至可出現血流完全停滞,在上了年紀的人中多見。
而在青年女性中,這種體質也非常常見,她們大多有月經不調、
月經色深,常有血塊、痛經等淤血郁阻的表現。除此之外,心情憂郁也有可能導緻血淤。
舌象表現:
舌頭舌體較瘦,舌邊較紅,舌苔發黃,舌蕾較粗且舌頭發幹。如果發展成肝火旺盛,舌體會發暗,舌頭上會出現紫黑色的淤斑或者淤點,而且通常舌底的血管增粗增長,發生迂曲變形。 調理方法:
一、多喝花茶,如玫瑰花茶、薄荷茶、茉莉花茶等。可以調經活血,潤血氣。
二、加強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壓力,放松心情。
常見病症四:“血虛”
血虛體質是以人體血液虧虛為主要特點的體質狀态。血在脈中循行,内至髒腑,外達皮肉筋骨,不斷地對全身各髒腑組織器官起着充分的營養和滋潤作用,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如果血液虧虛,則血的營養和滋潤作用就會減弱,造成神氣不足,倦怠,面色慘白無光。
由于女性月經失血的緣故,血虛體質多在女性身上出現。
舌象表現:
最大的特點是舌頭顔色淡白。
調理方法:
一、 當歸生姜羊肉湯,有驅寒保暖,祛除疲勞的功用。
二、 多吃紅棗,可以補血、紅潤臉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