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任性吃它不得癌症真是怪了

任性吃它不得癌症真是怪了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24 10:54:55

  癌症是每個人都不願意去觸及的“禁區”,因為它和死亡的距離是那麼的近,雖然現代的醫學是那麼的發達,但是從某種程度上癌症和死亡幾乎就是“相等”的。癌症的原因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預防也是極其必要的。俗話說“病從口入”,可以想象,飲食和癌症的密切程度是多麼的近。

  研究已經證實,癌症“殺死”的人中,有相當多的人患病的原因竟都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所以需要我們時刻的保持警惕。以下的七種癌症,基本都是和“口”密切相關,如果能合理控制,癌症也就随之離你而去。

  少菜多肉 — 腸癌

  腸癌從某種程度上,和便秘有着密切關系,經常便秘的人,主要的原因在于,腸内積累的垃圾無法及時的排出,就會迫使腸道反複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質,久而久之誘發腸癌。

  現代人之所以容易出現便秘和膳食不平衡有很大關系,最典型的就是吃肉太多,而吃菜太少。一方面,研究顯示,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會影響腸内代謝,增加腸癌發病率;另一方面,少了果蔬、粗糧中富含的膳食纖維,腸道活力便會下降,讓廢物堆積,無疑雪上加霜。

  食物變質 — 肝癌

  說到肝癌,很多人都會想到嗜酒、肝炎等緻癌因素,而一種生活中常見的毒素—黃曲黴毒素,它和肝癌的關系卻常被人們忽視。

  研究證實,黃曲黴毒素比砒霜的毒性還大,常常存在于受潮發黴的花生、大米、玉米、堅果等食物中,人一旦誤食,便可誘發肝癌。因此,生活中需要學會合理儲存食物,一旦食物變質,哪怕隻有輕微的黴味也要堅決扔掉。如果不小心吃到發苦黴變的堅果,應該趕緊吐掉,盡快的清理口腔。

  煙酒傍身 — 口腔癌

  現在社會關系日趨複雜,人際交往越來越多的講究“面子”,而煙和酒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可你是否知道,研究已顯示,40%以上的口腔癌與酒精有關。而青年人吸煙,特别是40歲以下的人群,竟是罹患口腔癌的“重災區”。此外,南方的人喜食槟榔,而常嚼槟榔也會增加口腔癌風險。因此,預防口腔癌的關鍵,不僅僅是要避免吸煙、飲酒和嚼槟榔。在此基礎上,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

  高溫烹調 — 肺癌

  中國的美食傳天下,尤其是一些出名的菜系,像川菜、魯菜都深受人們喜愛,它的獨特的煎、炒、炸等高溫烹調方式,菜的味道也是相當美味。然而,若一旦沒控制好油溫,就會産生大量夾雜緻癌物質的油煙,再加上很多廚房通風不佳,人體吸入後便增加患肺癌風險。

  同時,經高溫烹調出來的食物,本身也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有害物質。因此,建議人們多采取蒸、煮、炖等低溫烹調。“加蓋水炒”就是一種健康的烹饪方式:先在鍋底放點水,水沸騰後放菜,并迅速蓋上鍋蓋焖制,待水蒸氣上來後,等待20秒左右,拿開鍋蓋滴上幾滴油,再放點鹽,翻炒幾下出鍋即可。

  高脂高熱 — 乳腺癌

  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逐漸上升,研究表明,除了和熬夜、壓力大、愛生氣等生活習慣有關外,乳腺癌也和吃關系密切。

  喜歡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風險更高。研究發現,膳食中控制熱量攝入,是預防乳腺癌發生的有效途徑。建議女性朋友們每天吃肉的量不要超過二兩,并保證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以及足量的大豆及其制品。

  腌制食品 — 胃癌

  腌制食品中,特别是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亞硝酸鹽過高,這一物質不僅本身具有毒性,還可能和蛋白質食品中的胺類物質合成緻癌性較強的亞硝胺,增加胃癌風險。

  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較鹹,而攝入過量高鹽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發生胃炎或潰瘍,如不重視,久而久之可能癌變。想要護胃最好少吃腌制食品,腌制時間不夠的蔬菜建議别吃。

  “趁熱吃” — 食道癌

  “快趁熱吃!”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殊不知,喜歡吃燙食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數據顯示,食道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平時喜好熱食、熱飲。這樣的生活方式會緻癌,原因在于,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嚴重時導緻食道起泡、潰爛、出血,反複如此便會誘發癌症。建議吃飯時,食物溫度保持在60℃以下為最佳。

  科學研究已經證實,大多數癌症的病因與生活方式有關。美國癌症研究所出版的《癌症止步》一書中就指出,77%的癌症根源在于生活方式,而遺傳和環境隻占到14%和9%,因此,每個人都應學會主動截斷緻癌的危險因素。近日,台灣《康健》雜志就刊文指出,10種生活方式有助于人們遠離癌症。《生命時報》也采訪權威專家,教您防癌秘訣。

  盯住體重指數

  美國針對全球188個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肥胖人口約為4600萬,僅次于美國,是全球“第二胖”的國家,而肥胖可能誘發癌症。

  美國研究顯示,約49%的子宮内膜癌、35%的食道癌、28%的胰腺癌都是肥胖惹得禍。台灣專家認為,脂肪細胞可能會間接促進癌細胞生長。

  教授建議,人們最好盯住體重指數(BMI),計算方法是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超過24即為超重,超過30則是肥胖。

  肥胖人群應少吃多動、減少脂肪和糖的攝入、每天運動,控制體重。

  适時生育,選擇母乳喂養

  如今,晚婚晚育已成為城市女性的普遍趨勢。然而,晚育或放棄生育不利于防癌。

  美國研究指出,女性一生中如有一次完整孕育過程,能增加10年免疫力,患卵巢癌、乳腺癌等婦科腫瘤的風險将大大降低。

  母乳喂養也有類似作用。英國研究發現,堅持母乳喂養6個月可使女性患癌死亡風險降低10%。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25歲~33歲。

  找到情緒宣洩渠道

  許多癌症患者回顧患病前兩三年的生活,都會看到消極情緒的影子。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幹預與壓力管理中心主任西英俊表示,壞情緒是癌症的向導,壓抑、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可使免疫系統識别、消滅癌細胞的功能大打折扣,因此容易患癌。

  他建議,生活中要盡量保持身心放松,找到健康的情緒宣洩途徑,向他人傾訴、寫日記、做感興趣的事都有助于排解不良情緒。

  每天都出點汗

  運動是最經濟實惠的防癌方法。美國研究顯示,經常鍛煉的人患肺癌風險可降低68%,患結直腸癌風險直降38%,隻要每天堅持30分鐘以上運動,就能降低患癌風險。

  研究人員指出,運動時出汗,既能燃燒多餘脂肪,還可促進身體排出多種緻癌物;運動利于腸道蠕動,減少糞便積存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最重要的是,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幫助人們抵抗炎症和癌細胞侵襲。

  每天堅持快走、慢跑、跳舞、騎自行車、遊泳等有氧運動最好,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要運動過猛。

  結語:以上所說的這些癌症,基本上全部都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非常大的關系,這幾種癌症的可怕性,不用我多說,相信你也是耳濡目染。看了本文的介紹,希望可以從此刻開始,改變我們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那麼癌症将永不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