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大象的一生都會不停地生長,需要很多能量來保持身體正常動作,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進食和進食的路上。
由于龐大的身軀和快速的吞吐量,所有的大象都需要大量食物。一隻成年大象每天需要150多千克的食物,一個蘋果大約150-200克,一千克六個左右,那大象一天能吃900多個蘋果。另外,大象每天需要消耗160升水,相當于80瓶大瓶裝的可樂,5分鐘内就能喝完。如此大的消耗,大象每天至少花18個小時來尋找和消化食物。
大象是食草動物,尋找食物是比較容易的,盡管食用植物的營養不如肉類食物,但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還是不缺的,食草動物隻要吃得足夠多,不僅可以維持生命,還能長得非常強壯。
但是食用植物也有弊端的,植物吃起來比較慢,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咀嚼,而且不容易被消化。因為植物裡面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這種堅硬的物質,食草動物是很難消化吸收的。
食草動物的消化系統
植物中纖維素含量很高,食草動物體内沒有分解纖維素的酶,那麼,食草動物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哺乳綱偶蹄目的部分草食性動物一般有多個胃,如牛、羊、羚羊等,有反刍行為,這些動物被統稱為反刍動物。
反刍是指某些動物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将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
反刍動物利用微生物包括細菌和原生動物,它們擁有特殊的酶,可以将纖維素消化。微生物在反刍動物的消化系統中寄居,那裡的環境很适合它們生存。
反刍動物将經過第一輪消化的食物再次咀嚼,進而吞咽後再消化,這一過程使得微生物更容易分解食物。
寄居于反刍動物前胃内的微生物,在幫助動物消化和利用植物纖維素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共生現象。
大象沒有反刍行為
大象是單胃型動物,不反刍。
大象腸子很長,長達40米,是消化食物的主要部分,盲腸發達,盲腸是位于大腸和小腸交界處的一個擴大的囊,内有大量微生物,促使食物在盲腸中發酵,能夠把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分解成可以被吸收利用的物質。
而且腸道的内壁凹凸不平的,延長食物在腸道内的停留時間,讓體内的微生物有更好的分解食物,以便使食物中的營養能夠得到最大程度地吸收。
小象腸道沒有微生物
大象吃的食物每年能達50噸以上,大象主要依靠它們腸道中的微生物來消化,但這些食物隻有40%左右被消化,大部分食物和一些微生物會随糞便排出體外。
小象的消化能力比較差,腸道中沒有微生物群,一般通過食用大象的糞便來獲得微生物,以幫助自己更好地消化。
因此,小象吃糞不是為了食物,而是為了獲取微生物幫助消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