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兒童語言訓練方案?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孩子語言障礙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一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0-3歲兒童語言訓練方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孩子語言障礙中發生頻率最高的一類。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發育中的孩子其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明顯落後于相應年齡所應達到的标準,在幼兒和學齡前期主要表現為開始說話的年齡晚、語言發育進程緩慢、語言表達能力明顯低于同年齡的正常孩子。
呈現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往往伴有情緒及行為的問題,表現多種多樣, 它不僅影響孩子與社會間的交往,阻礙孩子社會适應能力的發展,而且影響孩子的神經心理發育。
今天,康老師就給大家普及一些語言發育遲緩的訓練方法。
興趣法
對注意力差,交流溝通能力差的孩子,我們選擇從培養他們的興趣入手,幫他們豎立一個偶像的形象,如巧虎、黑貓警長等;
或是從孩子感興趣的玩具或物品吸引其注意,如:孩子喜歡動物則教其模仿動物的叫聲和動物的跑、跳、飛等動作;
孩子喜歡吃,讓其咬、切、摘水果、喝等;孩子喜歡車,教其推,模仿車聲;孩子喜歡球,教其拍、扔、滾動;孩子喜歡搭積木,教其疊、放置不同的形狀。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講解要簡短、清楚,口型要較誇張,且語速要緩慢。
當孩子被吸引并參與到遊戲中時,要注意細心觀察孩子的反應,找到訓練的切入點,盡快與孩子取得溝通,并且及時調整方式、方法。
以取得孩子的信任,讓孩子樂于跟着學習。
模仿法
訓練時,我們采取首先導入手勢語、幼兒語等象征性較高的符号,讓孩子聽、指認和模仿動作、發音。
孩子模仿動作或模仿發音就應立即給予正性強化,如孩子最想要的食物或玩具、表揚、贊賞,擁抱等。
當孩子掌握後,模仿内容應逐漸增加,且在模仿、教學的過程中,應多鼓勵正性行為,暫時忽略負性行為。
協助發音法
對于完全無語言的自閉症孩子,可以用壓聲法,如讓孩子平躺在床上,用雙手交叉壓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壓,迫使其發聲;
或搔癢法,如用手或輕軟物體搔孩子的手心、腳心、頸部、掖下等部位,使其發出“咯咯”的笑聲,并同時說“好癢”。
結構化遊戲法
結構化遊戲方法并不強調潛意識的分析,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主動設計遊戲活動。
讓孩子在有一定結構的遊戲中發洩能量與釋放壓抑的情緒,進而達到解決孩子心理問題的目的。
如轉圈圈、塑料袋、擊掌、抛接球、劃拳、猜中指、翻毛線等遊戲。
編兒歌法
将小朋友要學的知識,如拼音、量詞等當成歌詞,配上熟悉的音樂,如小星星、土豆絲、找朋友、兩隻老虎等,用兒歌的方式唱出來。
聽覺刺激及語言刺激
對于已有口語,但尚無主動語言的孩子,可以用旁白或提問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大量的聽覺刺激和語言刺激。
如,當小朋友對某些事物非常熱衷或感興趣時,可以站在他們的旁邊和他們一起欣賞,并用語言替他們表達:
“哇,窗戶外面有瀑布哎,哇,好漂亮哦,真想用手摸一下!哇,瀑布旁邊有好多人哦,還有好多汽車。人在走路,汽車在嘟嘟嘟開……呀,汽車停了,遇到紅燈了,要等,等綠燈亮了才可以開。嗯,綠燈亮了,汽車以可以開了……”;
或不停地跟他們說“這是什麼東西”,“這個東西有什麼用處”,“我們正在做什麼”等等。
協助發音法
單詞理解
同一事物不同大小的兩張圖片并列出示,如“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讓孩子選擇相應的圖片。
單句理解
利用幻燈片播放圖片并配上描述該圖片的一句話,停頓數秒後對此語句進行簡問,要求孩子回答,并複述原句。
如“小河裡,鴨寶寶跟着媽媽遊啊遊。”,問:“鴨寶寶和媽媽在哪裡?”“鴨寶寶和誰在遊泳?”“你會說這句話嗎?請你說一遍。”
故事理解
将故事情景制成若幹張圖片,且每張圖片配上一句話。
依次播放這些圖片,待圖片播放完畢後,可對該故事的内容進行提問。
故事法
選取适合理解水平為0~4歲階段的幼兒故事。
在講故事前,先和小朋友一起欣賞動畫或幻燈片形式演繹出來的故事,讓小朋友對故事先産生興趣,并對故事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如故事中的人物和場景,然後再以圖片或文字的形式演繹一遍。
看的過程中,講解者應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去講解故事内容,以突出重點為主。
若孩子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應重複講解多次。
當小朋友對故事熟悉到一定程度後,治療師應逐漸引導其對故事内容進行複述、表達。
表達能力訓練法
積累詞彙
掌握大量的名詞、動詞、副詞、量詞、連詞,并通過看各類幼兒書籍和卡片(包括幼兒故事書及認物書),對舊的詞彙加以鞏固,和對新的詞彙加以強化刺激。
擴充句子成分法
可在老師的提示下嘗試使用句型,以及學習運用形容詞和動詞,如句型“主語 介詞 形容詞 動詞”,如:“我在開心的玩!”;
“時間 地點 人物 故事情節”,如:“我今天在超市裡和媽媽走散了!” “哇,今天有好多小朋友,他們在操場上玩遊戲!”等語法形式,盡可能的增加句子的長度。
跟讀法
根據小朋友現有的語言複述水平,讓小朋友跟着家長進行跟讀能力訓練,家長應及時的講解句子的組成形式及熟悉某些句型。
朗讀法
讓孩子獨立朗讀一個完整的故事,盡量要求孩子聲音宏亮,不要出現漏字、跳字等現象。
并在朗讀的過程中,幫助孩子積累一定的詞彙量。此法建議每天至少2次,每次15-20分鐘。
填詞法
家長唱孩子喜歡的兒歌或讀孩子喜歡的文章,且故意留下一個字或詞的空白,讓小朋友主動用語言填補空白,培養小朋友主動表達的習慣。
造句法
讓孩子聽短篇故事,并要求其模仿故事中的句型進行造句。
如:“…和…”;“有…有…還有”;“一邊…一邊”“因為…所以”等句型。
日曆法
在老師的引導下,每天進行常規訓練,如:時間(年、月、日;星期;)、天氣、季節等;
節日法
以小朋友們熟悉的節日來作為切入點,如六一、元旦、聖誕、春節等,問 “節日裡看到了些什麼?”“這個節日不同與其它節日,特點在哪裡?”,引導小朋友們進行表達。
日記法
每天以日記的方式,用1-2句話表達自己看到、聽到或感受到的事物,以及當天的心情或願望等。
如,“今天在幼兒園都吃了些什麼?玩了些什麼?上了些什麼課?”“在幼兒園的好朋友叫什麼名字?”;“今天去某地玩了?”。
或将以往的記憶挖掘出來,以及回憶并複述遊戲的過程或規則等,引導小朋友進行表達,并做好記錄。
必要時,可利用視覺提示,如照片、畫圖等,幫助其回憶。
交流訓練
交流訓練不需要特殊教材,主要是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選用合适的訓練項目進行訓練。
必要時,可利用視覺提示,以及肢體語言與言語表達相結合的方式,去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事物。
如聊天法,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些他們熟悉的寓言故事或動畫片。
或是在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故意曲解故事願意,讓他們着急,刺激他們進行辯論或表達他們内心的想法,創造情景對話。
自由發揮
給小朋友一張沒有顔色的圖畫,讓小朋友自由發揮的同時,引導或激發孩子的表達。
強化認字訓練
孩子普遍對文字比較敏感,家長可以從教漢字入手,來加強或提高他們的語言。
如,把要教的内容和或他們正在做的事結合,寫成句子:“我爸爸叫…… ”“我喜歡吃餅幹”“我正在上課”等。
情景模式
創設一個情境, 在情境中誘發孩子主動表達的能力,如,模拟買東西的場景。
準備物品:樣票錢、水果,糖、餅幹等,告訴孩子一元能買到一塊巧克力、五角能買一顆棒棒糖、一角能買一塊餅幹。
在遊戲過程中,教他們正确使用錢和如何表達想要買的東西如:“媽媽,這是五角錢,我想買糖!”“媽媽,這是一塊錢,我買兩塊餅幹!”等,誘發孩子的主動語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