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飲食調節着手。
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既有清涼作用又可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
冬季飲食的基本原則是保陰潛陽,甲魚、藕、白木耳、芝麻、核桃等物都是有益的食品;大棗、花生、核桃、栗子以及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烏雞等黑色食品,具有補腎的功效,冬天應多吃;食譜中适當增加胡桃、鴿肉、海參、羊肉等食品,可緩解軀體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等不适症狀。常飲淡淡的當年綠茶或花茶有解郁防癌功效;經常食用一些堅果類食品,如松仁、腰果等也常有較好療效。
另外,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緻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産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海帶是人類攝取鈣、鐵的寶庫,每100g海帶中,含鈣高達1177mg,含鐵高達 150mg,所以冬天海帶對兒童、婦女和老年人的保健均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海帶含碘豐富,碘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甲狀腺素能加速體内很多組織細胞的氧化,增加身體的産熱能力,使基礎代謝率增強,皮膚血液循環加快,抗冷禦寒。一般成年人需要的微量元素-碘為150μg左右,而100g海帶中,竟含碘元素 240mg。
2、參加有氧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有氧運動期間微有汗出,少有氣短、肌肉酸痛,才能夠調節代謝,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也可選擇一些簡易、有效的健身方法: 1)用黃楊木梳或手指代替梳頭,可以刺激頭皮,松弛頭部神經,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調節經絡,達到消除疲勞、強身的效果,對腦力勞動者尤為适宜;2)腹式深呼吸,直立,兩手叉腰,先腹部吸氣,停頓片刻,再慢慢呼氣,直到吐完為止,再深深吸一口氣,反複十餘次,如此吐故納新,可以改善機體的供氧。此外也要保持通風透光,空氣清新。
3、冬季養肺。
石榴、柑桔、柿子、梨、葡萄,均有生津止咳、潤肺止咳之功 效,是冬季養肺的上好水果。保鮮小竅門:如果将削皮的水果浸泡在涼開水中,既可防止氧化而且保持原有色澤,還可使水果清脆香甜。
4、吃火鍋時喝點酸奶有好處。
吃火鍋時喝點酸奶,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預防因火鍋的油膩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腹瀉、腹痛等。
5、養生花粥。
白蘭花花粥,将白蘭花煮成濃汁,再加蜂蜜、粳米煮熟,能止咳、補脾,對食欲不振有幫助。
6、小雪節氣養生。
适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荞麥等。要多吃炖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等。
7、秋冬換季保養。
滋補素食推薦卷心菜,其維生素C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多吃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8、荸荠豆漿有助緩解秋冬抑郁方。
把五個荸荠絞汁,加入250克豆漿煮熟,再加入适量白糖後即可飲用。有助緩解秋冬抑郁。 9、冬季進補請注意:冬季進補僅适用于體質陽虛或寒、濕等病理變化的人群,不适于體質陰虛火旺和實熱症候的人群。
10、保健防治凍瘡方法。
寒冷的冬天,長凍瘡是挺煩惱的事。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可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凍瘡。
11、冬季飲食最佳搭配方。
百合配雞蛋,有滋陰潤燥、清心安神之功效。百合清痰水、補虛損,蛋黃能除煩熱、補陰血。
12、動動腳趾健脾胃方法。
每天抽時間或閑暇時練習用二趾和三趾夾東西,站立時用腳趾練習抓地,均可起到健脾養胃的作用。
13、上班族保健方法。
端正坐姿,上半身應該保持頸部直立,兩肩自然下垂,上臂貼近身體,手肘彎曲呈九十度。正确坐姿能起到保健功效。
14、寒冬時節多吃冬筍有益健康。
冬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積”等功效。
15、花草茶“混搭”推薦。
玫瑰花+茉莉花混搭泡茶常飲,美容養顔,對肝髒和胃部都有滋補的功效,更可緩和緊張情緒。
16、大寒時節養生藥膳。
牛奶粥有潤肺通腸,補虛養血之功效。用一百克粳米煮至六成熟,再加上半斤牛奶,繼續煮至成粥食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