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式”就是脫離豎式的遞等式,是把整個計算過程寫出來。在小學裡第一次出現“脫式”是冀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加減混合運算”。
對二年級的孩子們,我們可以這樣講“脫式”的意思:(1)脫式就是算式裡有幾個運算符号,我們就寫幾個等号;(2)等号要寫在整個式子的左側,所有等号要對齊;(3)第一個等号後面寫前兩個數的計算結果,緊接着把第二個運算符号和它後面的數抄下來(沒有括号的加減運算)。
從一步計算過度到兩步計算,看似簡單的内容,孩子們掌握起來非常難,難點一是不明白“脫式”的意思,難點二是書寫格式,正确的書寫格式是:
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幾種情況是:
這種錯誤是隻把兩次結果寫在了等号後面,說明孩子的認知還停留在一步計算的水平,不明白脫式的意思。
這種錯誤出現的最多,說明沒有從一年級講的算式後面寫等号和結果的記憶模式中走出來。
這種錯誤也是最經常出現的,因為剛接觸脫式計算,孩子們想當然的認為,算一個結果就要寫一個等号,需要老師和家長強調書寫過程。
好啦,今天的知識就分享的到這裡,希望對您有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