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02 02:12:52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1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2

江蘇有5所以“城市 大學”命名的大學,分别是南京、蘇州、常州、南通和揚州大學,蘇北目前還是空白——不過,

徐州、淮安、鹽城這三座城市正在謀求将當地的“學院”變成“城市 大學”。

徐州、淮安、鹽城“苦求”大學,反映了江蘇高教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一方面蘇南蘇北高校分布不均衡,南京“一極獨大”;另一方面蘇南城市高校資源與經濟實力也并不成正比,最牛地級市蘇州也需要南京提供“技術支持”。

從全國層面來看,江蘇高等教育并不弱,但也不是高枕無憂。

除了經費投入與經濟水平不匹配之外,應用技術人才短缺、重點産業學科不拔尖讓江蘇高等教育顯得“高不成低不就”。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3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4

江蘇四成本科層次高校在南京

江蘇省教育廳官網信息顯示,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68所,其中本科層次高校有78所。在這78所本科層次高校中,南京擁有34所占比超過四成;蘇州擁有7所本土院校和2所中外合作辦學院校(西交利物浦大學、昆山杜克大學),處于第二梯隊;無錫、南通、常州則各有 3 所——不到南京的十分之一。

上面是蘇南的情況,總體而言南京一極獨大,蘇錫常通高校資源與經濟體量不甚匹配。蘇北的高校情況更為“凄涼”。蘇北五市總共有13所本科層次高校,其中徐州有6所,連雲港、淮安、鹽城各兩所2所,宿遷1所。這13所高校名字裡有“大學”的共4所,其中3所在徐州,隻有1所在連雲港,即江蘇海洋大學。

高校數量分布不均衡,重點産業學院分布也不均衡。目前,江蘇省有重點産業學院建設點30個,涉及舉辦高校25所。從建設點區域分布來看,南京14個、常州5個、蘇州2個、南通2個、連雲港1個、淮陰1個、鹽城2個、揚州1個、鎮江2個,位于南京的省級重點産業學院占比近半,徐州、無錫、泰州、宿遷4個地級市沒有入選的省級重點産業學院。

江蘇重點産業學院總體上具有明确的産業服務對象,與地方主導産業結合緊密。比如,分布于南京的産業學院主要服務電子、電氣與自動、智慧康養等,分布于揚州的學院主要服務數控裝備制造,分布于鎮江的學院主要服務高端裝備。

例外的是蘇州,分布于蘇州的産業學院主要服務光伏、醫藥生物,這些與蘇州的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冶金、紡織、化工和輕工業等主導産業匹配度不夠。一方面是蘇州工業太強,産業學院跟不上也屬正常,另一方面蘇州靠近上海,産業技術支撐也可以适用“拿來主義”。想一想改開初期蘇州騰飛前的“星期天工程師”現象就可以理解了。

上面的數據顯示出蘇北省級重點産業學院較少,而且蘇北地區高校專業設置與産業結構也存在“錯置”或者“重置”。部分院校未考慮人才就業滞後性,專業設置趨同、部分熱門專業一哄而上。以軟件工程專業為例,在徐州工程學院、江蘇海洋大學、淮陰工學院、鹽城工學院、鹽城師範學院及宿遷學院均有開設,專業人數占比較高,相關行業産值占地區 GDP 總值比例卻不足0.5%。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5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6

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級學院

這種不均衡要如何破解?其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高校“拿來主義”大行其道。比如,引入外省市高校資源,或者與國外高校合作辦學等地。不過這種情況被逐步叫停,政策窗口期已慢慢關閉——教育部先後兩次發文明确“嚴格控制異地辦學”。

省外的高校很難引進了,那引進省内高校的競争就更加激烈了。以蘇州為例,蘇州十四五規劃提出推進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建設, 加快蘇州大學未來校區發展,支持市屬本科高校建設。目前,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啟動首批招生——南京在高等教育上對蘇州進行扶貧。此外,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建設正在推進中。

無錫此前整體引進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并轉設為無錫學院。去年年底,無錫宣布籌建揚州大學無錫校區,并與東南大學加快無錫國際校區建設,申報獨立校區。同時無錫還與北大、清華、上海交大等 11 家未來技術學院簽訂共建協議。無錫十四五規劃建設“無錫太湖大學”和“無錫蘇格蘭大學”,并支持南京理工大學江陰校區和南京農業大學無錫漁業學院建設發展。

常州十四五提出加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目湖校區和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建設,去年開始規劃建設南京醫科大學常州校區,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主體結構去年年底即已完工,啟用指日可待。南通積極推進上海交通大學南通基地建設。泰州提出“支持泰州學院加強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設立碩士學位點,加快泰州大學籌建”,加快南京中醫藥大學泰州校區建設。

蘇南引進省内高校如火如荼,蘇北相對比較“安靜”,這跟當地經濟地理、人才吸引力等因素密切相關。在十四五規劃中,隻有鹽城提出加強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建成鹽城醫學本科高校。在蘇北,升級學院為大學,這種自力更生的方式更為“流行”。

目前,江蘇有5所以“城市 大學”命名的大學,分别是南京、蘇州、常州、南通和揚州大學,蘇北還是空白。不過鹽城、徐州、淮安都有計劃建設“城市 大學”。鹽城十四五規劃提出“提升鹽城師範學院、鹽城工學院辦學水平,積極組建鹽城綜合性大學”。淮陰工學院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已通過了《高水平淮安大學創建方案》。

按照徐州工學院2018年的“兩步走”計劃,學校最遲2026年升格,但目前其碩士授予權資格尚未落定,計劃如期實現較難。徐州官方則是持續鼓勁,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徐州工程學院創建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創建徐州大學。”

對于省内高校分布不均衡的現狀,江蘇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提出,科學調整高等學校布局結構,資源配置優先向蘇中、蘇北傾斜。雖說有政策支撐,但是高校、人才的聚集不是行政手段可以解決的,它與産業經濟息息相關。因而,在引進高校合作、本地學院升級的同時,江蘇高教窪地可從“聚集創新資源”的層面來推進——這是更高層面的城市競争。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7

蘇北職業學院發展優劣勢分析(蘇南引進大學蘇北升格學院)8

江蘇高等教育“高不成低不就”

“學院”更名“大學”有諸多“硬杠杠”條件,它意味着學校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建設取得突破,也意味着高校核心競争力、辦學質量的提高,是教學科研水平的直觀體現。與此同時,更名“大學”對于提升知名度、引進師資、獲取生源、争取更多政策資金支持都有幫助。

學院升級“内卷”,不止在江蘇。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至少30所高校在更名“大學”進展上有新動态,江浙滬皖鄂閩等省份都有案例。高校資源争奪賽,是對創新資源的渴求,也是對城市能級提升的迫切希望。跟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高教強省相比,江蘇整體實力不算差——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成績突出,但是“蘇大強”也并非沒有短闆。

教育部數據顯示,江蘇是擁有普通高等學校最多的省份。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江蘇本科招生規模、本科在校生規模僅次于廣東、山東、河南,這兩項指标在全國的占比均約6%。排名雖然靠前,但是相比二十年前有較大退步。上世紀最後幾年,江蘇本科招生人數在全國占比超過8%,1999年達到8.99%的頂峰,之後就基本呈下降趨勢。

不光學生數量占比下降了,江蘇獲得的生均财政經費在長三角區域也相對靠後。從高等教育國家财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總量來看,十三五期間安徽高等教育年均投入最低,約220億元;江蘇最高,約為503億元;上海約445億元。江蘇投入雖高但占 GDP比例最低,且學生規模最大,因此生均教育經費較低。江蘇是教育大省,但對高等教育的投入與其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适應。數據顯示,江蘇高校研發投入中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比,低于浙粵滬,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高校學生占比最高的是本科生,但江蘇經濟發展對于高職高專學曆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需求較大,供給數量無法滿足該需求;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現代化農業、生物醫藥、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是江蘇十四五規劃重點發展領域,對比去年泰晤士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江蘇入選學科排名相對浙滬都要靠後。從某種程度上講,江蘇高等教育有點“高不成低不就”。對此江蘇十四五規劃裡也有謀劃,即推動職業教育産教深度融合,促進應用型本科高質量發展。

從蘇南蘇北的情況,以及長三角各省市的差異來看,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現象實屬常見。在新的政策背景下,無論是地區間還是高校間合作難度變得更大,處于優勢地位的省市或高校往往缺乏合作動力,即使被強行卷入到區域化進程也可能是消極應對。對于蘇北、蘇中區域城市而言,高校建設非得有政策、資源、組織、平台共同發力,絕非一日之功。

參考資料:

江蘇省市統計公報、年鑒、政府工作報告

産教融合視域下的江蘇省重點産業學院_李巨銀

長三角地區政府分擔高等教育成本比較研究_劉青

高等教育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适應性研究_喬琦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