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初爻為陽爻,故題“初九”。文王所系爻辭為“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夷”,傷。“明夷”,正義受到傷害。
初九體離為日為明,在坤地之下,故曰“明夷”。
“于”,往。《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毛傳》:“于,往也。”“于飛”,謂飛離逃隐。“垂其翼”,謂微行。
離為雉,故曰“于飛”。初位最下,離伏坎為隐,故曰“垂其翼”。
衰亂之世,君子藏明于隐。
初九陽居陽位,為君子。與四正應,四體坤緻養萬物,為食,離為日,其數三,微行而隐,故曰“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不食者,不食污君之祿。君子見幾,達人知命。明夷之時,邦無道,君子遠遁,如姜尚,“生而内智,預見存亡。避纣之亂,隐于遼東四十年。适西周,匿于南山,釣于溪。”(劉向《列仙傳》)
“主人”,謂六二。“言”,責備。六二為下離之主而乘初,初行而二據之,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爻辭言“君子于行”,意思是義而不食其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