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親切地交談,全家圍坐一起看電視,安靜地讀幾頁書……你是否懷念這樣的場景?生活水平的提升讓我們的習慣發生了變化,但不是每種改變都對生活産生積極、健康的影響,有些好習慣反而離我們漸行漸遠。作文庫知識百科通過官方微博調查,選出了6個已經被我們丢掉的好習慣,呼籲大家重拾它們。
早睡
晚上9點、10點,曾是不少人的就寝時間,如今,淩晨才睡卻成了常态。《生命時報》的調查也發現,超過八成人有晚睡習慣,僅有16.1%的人每天在晚上11點以前睡覺;11點到12點睡的占31.39%;12點到淩晨1點睡的占33.91%。在北京朝陽醫院睡眠呼吸疾病診療中心主任郭兮恒看來,熬夜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常态,尤其是年輕人。人們晚睡主要是因為夜生活豐富,晚上娛樂項目多,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流行病”。
不過,熬夜對健康的危害巨大。美國抗癌協會的調查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每晚平均睡4小時以下的人,有80%是短壽者。“熬夜的直接危害就是讓人白天容易疲勞、精神不振;皮膚受損,容易提前老化;還會影響内分泌,免疫力也會跟着下降;若長期熬夜,更會出現失眠、健忘、焦慮不安等精神症狀。”郭兮恒說,不同年齡段的最佳睡眠時間不同,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最好保證每天睡5.5~7小時;30~60歲成年人,每天睡7小時左右;13~29歲的青年人每天要睡8小時左右。
寫字
曾幾何時,寫一手漂亮字是令人無比欽羨的技能。但随着數碼産品的普及和信息網絡的發達,人們漸漸扔掉了手中的筆,“提筆忘字”的情況也屢屢發生。《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83%的人承認有“提筆忘字”的經曆。同時,超過七成人表示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手寫機會不多。調查還發現,“提筆忘字”的危機具有彌散性,它既體現在成年人中間,也表現在青少年學生身上。
實際上,寫字少了不僅流失文化,更不利于健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發現,寫字可強化學習過程,儲存和内化接受信息,記憶更牢靠并提高學習效率,而打字會影響學習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寫字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健康狀态。發表在《精神疾病治療進展期刊》上的研究顯示,寫字的好處不僅會在短期内顯現,而且也能讓人獲得長期回報,如改善情緒,提升幸福感,減輕壓力等。除了平時抓住寫字的機會外,如果你習慣用右手寫字,不妨試着換左手。偶爾改改自己的用手習慣,可以使大腦得到更多鍛煉。
面談
曾經上課、開會時都會竊竊私語的我們,現在能抱着電腦或手機玩一天,且一言不發。科技的進步,本是為了讓溝通更便利,卻使得人們更加孤獨,變得不愛交談了。
美國社會學家米勒·麥克皮森說,手機、無線電話等現代通信設備使得傳統社交模式變得“不那麼重要”。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銮看來,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時,總是三心二意,看看電視或摸摸手機,會讓對話産生“延遲”,使對方覺得你缺乏誠意,進而影響人際關系。因此專家提醒,每天要留出一定時間和家人交流,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少用電腦、打手機。平時多培養自己溝通的技巧,多和現實中的人去接觸。
讀書
讀書多少曾是衡量一個人身份的重要指标。但現在,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節目,讓太多的年輕人放下書本,坐到電視、電腦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發現,2012年中國人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39本,遠低于韓國11本、法國20本、日本40本。與此同時,電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中國居民文化消費傾向問卷調查”顯示,“看電視”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生命時報》聯合新浪網健康頻道進行的調查也顯示,盡管有81.4%的人認為看電視“久坐不動影響健康”,但還是有近1/4的人每天看電視時間在5小時以上。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與心理測評系主任遲毓凱認為,以前的人讀書不僅是為了學習,這還是種娛樂放松的方式。但現在電視的樂趣明顯大于讀書,但電視看太多造成的危害也不少,如睡眠質量下降、青少年肥胖等問題也十分明顯。遲毓凱呼籲,要把看電視的時間分給閱讀。德國研究發現,13~15歲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讀書應從孩子抓起。
吃得清淡
曾經,“粗茶淡飯”是老一輩人的飲食理念,可是“無肉不歡”的現代人已把“下館子”當成了常态。雖然在外面吃飯省去了做飯的麻煩,但“太油膩”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調查發現,我國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費量已近50克,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2倍。
“重口味、多油膩”的飲食方式,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陷入生活方式病。解放軍第309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晔指出,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後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近10公斤,吃得太油膩,除了導緻消化不良以外,還容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張晔說,要緩解油膩,首先應該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多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注重保持膳食平衡,葷素搭配,避免飲食過于油膩、單調,盡量多吃應季、新鮮蔬菜水果。日常烹調時以涼拌、清炒、煮、炖、蒸等為宜,盡量避免油炸、油煎等方式。
戶外遊戲
一群小朋友玩捉迷藏、打沙包的場景已經很難見到了。現在的孩子早已把空閑時間貢獻給了手機、pad、電腦等電子設備。美國一項調查發現,1997~2003年間,9歲~12歲的兒童參加徒步旅行、釣魚、沙灘遊戲等戶外活動的比例下降了50%;但兒童用在電腦遊戲、電視的時間則增加不少。
英國一家慈善機構指出,長時間“宅”在家中玩電腦遊戲,導緻很多孩子的社交技能迅速滑坡,他們看上去總是神色茫然、心不在焉,時間久了,面部表情也變得生硬、僵化,不愛與人說話。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門診部主任孔慶梅表示,電腦和網絡的迷惑性很強,容易讓孩子沉迷。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正确認識電腦和網絡。首先,7歲以下的孩子,盡量不要接觸電腦遊戲,而要在現實生活中多和小夥伴一起玩,培養社交技能。此外,可把電腦放在客廳、書房等“公共區域”,減少孩子對電腦的好奇心。對于已經“愛”上玩電腦的孩子,家長不要強制性地關電源、拔網線,或者打罵孩子,而要多花時間陪孩子,用父母的關愛減少孩子對電腦的迷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