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壓力過大的表現 十種人難以抵抗壓力

壓力過大的表現 十種人難以抵抗壓力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5 19:41:20

  生活中的健康問題多種多樣,壓力過大就是其中之一。面對這樣的疾病,我們需要先找到其發作的原因,然後進行積極的對症治療。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那麼在本文中,小編将為大家帶來的是壓力過大的相關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壓力過大的表現

  适當的壓力可以讓人奮進,但是如果壓力超出了身體可負荷的程度,就有可能會危害健康,甚至引發疾病。你的壓力超負荷了嗎?看看身體的9個“求救信号”。

  身體在面臨過高的壓力時,會出現九種健康的生理反應,如患上荨麻疹,脫發等。此時,關注身體的“求救信号”,采取減壓措施,才能有益健康。

  尿頻

  緊張時腎上腺皮質激素激增,刺激小腸,使人出現想要排便的欲望。

  脫發

  壓力可能會影響到毛囊,導緻脫發,并持續數月。

  嘟囔

  人在緊張的情況下,腎上腺素等激素激增,引發頭痛或偏頭痛,同時也會影響大腦正常的思維工作,導緻其無法找到合适的詞語同他人進行溝通,隻能低聲嘟囔。

  免疫力下降

  壓力可加劇病毒感染,導緻流鼻涕、咳嗽或者骨痛。同時壓力會使免疫系統減弱,這意味着,我們會更容易生病,且症狀可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指甲變得脆弱

  當人們的壓力過大時,人體會釋放大量應激激素,如釋放大量的乙酰膽堿矽,就會導緻指甲變得脆弱。

  傷口難愈合

  在緊張的狀态下,即使看似輕微抓傷或割傷,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愈合。

  胃部不适

  緊張時應激激素大量分泌,直接影響胃腸道,造成胃痛、胃酸和腹脹。

  患上皮膚類疾病

  壓力大會引發多汗症(出汗)、荨麻疹、過敏性皮炎及皮膚瘙癢等疾病。

  十種人難以抵抗壓力

  近日,日本知名醫學博士石川善樹根據多年研究指出,人的壽命與性格、活動傾向存在很大關聯,并總結出“難以抵抗壓力的人的十大特征”。

  孤僻

  “性格孤僻,不與他人交往”,位列早亡特征第一位。研究顯示,性格孤僻的人沒有同伴傾訴,缺少社會支持,精神壓力大,容易深陷負面情緒,從而提高炎症和心腦血管疾病危險。英國倫敦大學研究發現,無論内心是否孤獨,隻要沒有社交就會增加老人死亡風險。相反,人際交往可帶來好心情,能增壽。澳大利亞研究證實,社交廣泛的人比缺少朋友的人平均多活10年。石川善樹建議,性格孤僻的人應嘗試走出自己的世界,以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多結交新朋友。

  不善于微笑

  相對西方人而言,東方人似乎比較嚴肅,不善于微笑。殊不知,微笑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愛笑的人平均壽命是79.9歲,比美國人均壽命多兩歲,而不愛笑的人平均壽命隻有72.9歲,比美國人均壽命少5歲。這是因為愛笑的人更容易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利于身心和諧。研究發現,笑能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降低血壓。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韓萍呼籲,别再吝啬微笑,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能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當微笑漸漸變成習慣,煩心事也會遠離你。

  過于積極

  過于積極的人往往喜歡競争,願意為取得成就努力奮鬥,事事要求盡善盡美,但這類人容易早亡。石川善樹解釋說,過于積極的人往往過度透支身體,壽命較短。德國研究發現,過于積極的人更可能做出高危行為,比如抽煙、酗酒、飙車等。另外,他們常抱有美好的設想,一旦現實與預期差距很大,就會産生悲觀、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韓萍指出,這類人應找回一顆平常心,調整心态,提高抗壓能力。做事盡力而為,不要把結果當成衡量成功的唯一标準。不妨在接受任務時把挂在嘴邊的“我必須”換成“我盡力”,狀态會更平和。

  學曆低

  石川善樹稱,一項專門針對學曆高低與壽命的研究顯示,低學曆人群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相對更低,背負的生存壓力更大,從而影響壽命。《英國醫學委員會公共健康》雜志刊登的一項研究稱,接受良好教育有助于平穩血壓,降低患心髒病、腦卒中的幾率。韓萍表示,人在一生中都要積極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這樣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心應手。

  肥胖朋友多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調查發現,如一個人體重增加7.7公斤,那麼他朋友的體重也會增加2.3公斤。相反,一個體重超标的學生,如果交了一個體型較瘦的朋友,他日後瘦下來的可能性高達40%。對此,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與健康教育系教授鈕文異表示,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的确會互相影響,常與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在一起,自身生活習慣也會變得更健康,反之亦然。

  坐得久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全球每年有200多萬人因久坐而死亡。衛計委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提醒,長期伏案工作或學習的人,最好每半小時到1小時就起來運動5~10分鐘。可通過聳肩、掰手、握拳、轉體、擡臂、伸腰等動作緩解手腕酸痛、腰酸背痛等問題。

  沒有興趣愛好

  老人退休後,如無所事事,沒生活目标,精神和身體狀況會快速下滑。相比之下,退休後有追求的老人壽命更長。研究顯示,沒有興趣愛好的老人和有2種興趣愛好的老人相比,患認知障礙風險高6.3倍。韓萍建議,老人應培養多種興趣,比如寫字、繪畫、朗讀、打拳、釣魚、下棋等,愉悅身心。

  品行不端正

  美國調查顯示,善惡會影響壽命長短。樂于助人者預期壽命顯着延長,相反,心懷惡意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1.5~2倍。專家認為,人做善事後,會得到尊重、贊許等,心裡産生愉悅感,利于降低壓力激素水平,促進有益激素分泌。韓萍建議,不妨多做善事,熱心助人,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回饋”。

  與鄰居相處不好

  英國研究發現,穩定平和的生活環境,比如社區氛圍和諧、與鄰居關系相處融洽等,能顯着提高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進而延長壽命。美國一項研究表明,好鄰居可使心髒病發病風險降低50%。韓萍建議,應和年齡相仿的鄰裡多交流,多帶孩子和鄰裡的孩子一起玩耍,增加相互間的聯系。

  生活頹廢

  生活頹廢的人往往内心迷茫、沒有目标。加拿大研究發現,生活有目标的人更長壽,尤其是老人,更需要生活的方向感。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發現,認真的人更長壽,這類人有合理的生活規劃,并能付諸實施,往往生活更規律、有節制,更容易保持定期鍛煉、均衡飲食等良好生活方式。

  容易心塞的職業

  近日,南京作家張嘉佳突發心髒病送醫院搶救,醫生說他是因為勞累過度。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内科也了解到,年紀輕輕就出現心髒問題的人很多,前幾天該科就收治了一位出租車司機,因為常年久坐開車又飲食油膩,38歲就患上了嚴重的冠心病。

  出租車司機38歲就嚴重冠心病

  張師傅今年38歲,開出租車已經十來年了,由于工作的原因經常坐着不動,平時又總在外面吃的油膩,個子隻有170cm,體重卻有180斤,肚子凸出跟孕婦似的。最近幾年張師傅時長會感到胸口悶,就覺得是自己太胖了身體負擔重,直到幾天前的一個晚上突然胸口疼的厲害,睡覺的時候喘不過氣來,家裡人趕緊将他送到中大醫院就診。

  中大醫院心血管内科陳立娟副主任醫師說,張師傅剛送到醫院的時候,醫生就懷疑是心髒問題,後來做冠脈造影發現張師傅的心髒出現了嚴重的病變,冠狀動脈的三個主要分支血管堵了兩個,還有一個嚴重狹窄,随後立即進行了手術治療。心髒通過不停地搏動來保證我們全身的血運,而心髒本身也需要營養和能量,冠狀動脈和靜脈就肩負着這一重要使命。一旦冠狀動脈“失靈”了,心髒也岌岌可危,嚴重的患者會發生心梗甚至猝死。

  容易“心塞”的職業還有很多

  心血管内科湯成春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高負荷高壓力的工作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确實會對心髒造成傷害,現在的青年人心髒也很脆弱。有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不同職業的人冠心病發作率不同,職業風險已成為心髒病的影響因素。像張嘉佳這樣的作家要久坐熬夜創作,也要參加很多活動,勞累過度對心髒不好。媒體上已經有不少報道說年輕司機冠心病、淘寶店主玩命工作猝死……一般來說,壓力大、強度大、經常熬夜的工作相比其他工作更傷心髒,比如企業高管、IT精英,醫生護士、久坐的司機、小老闆等患心髒病的風險都比較高。

  專家提醒,年輕的時候努力打拼固然重要,但不要個個争做“拼命三郎”,拿身體換高薪和前途。要善于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之餘放松身心,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能保持心髒的年輕和健康,延緩和減少心髒疾病的發病。要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飲食清淡少鹽,戒煙慎酒,适量開展鍛煉,告别肥胖,按時到醫院體檢監測身體各項指标;學會排解壓力和情緒,多和家人朋友交流,通過運動、旅遊和一些娛樂活動來放松心情,必要時可以咨詢心理醫生。一旦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适症狀立即就醫,找專科醫生排查病情,對症治療,特别是心髒不好的人要定期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

  總結:在現代社會中想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并不容易,要要想遠離疾病,除了離不開醫生的精心治療外,還需要患者的自我調養與預防工作,面對壓力,我們要積極面對,合理飲食,防微杜漸,養成良好的習慣,遠離壓力過大的傷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