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 乘“風”而上
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堅持質量立企實現跨越式發展
□ 宋曉霞 杜銀時 本報記者 孫中傑
5月18日,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時風集團)迎來29歲生日。回望來路,時風集團從呱呱墜地的嬰兒,一路成長為身強體健的青壯,正以堅定豪邁的步伐走向下一個輝煌。
時風2204系列大輪拖批量生産下線儀式
聚焦主業成就行業龍頭
1993年,時風集團成立之初便将生産三輪汽車确定為企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當家産品三輪汽車因性價比高、質量可靠迅速打開農村市場。1998年,時風開始生産單缸四輪汽車和多缸四輪汽車,2000年進入小型拖拉機行業,2005年成為山東聊城第一個營銷收入突破百億元的企業。
董事長劉成強搞技術出身,推崇質量立企、以質取勝。在他的帶領下,時風集團确定了“質量是産品的生命,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用工藝裝備保證産品質量,用工藝技術提升産品質量”的質量理念,采用快捷高效的一流思想創新管理模式,以“三不”(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傳遞缺陷)促“三高”(高精度、高質量、高性價比),提升質量管控水平。時風集團通過GB/T19001-2016/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汽車零部件制造分公司、簾子布分廠分别通過了IATF 16949:2016體系認證。與此同時,“時風時風,路路暢通”的廣告語也響徹神州大地,成為時風品牌的最佳注腳。
近年來,劉成強又積極動員技術人員,以協同創造創新為重點,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按照有關政策要求,時風集團推出了大中小全系列拖拉機産品,農業裝備目前正在向國Ⅳ邁進;研發了電動拖拉機、無人駕駛拖拉機等高端智能農業裝備産品,不斷推進三輪汽車專用化,着力開發多缸三輪汽車,滿足短途運輸的需求。時風商用汽車則完成了從國Ⅱ到國Ⅵ的升級,為美麗城鄉深度保潔、美化淨化貢獻力量。
截至目前,時風集團累計生産整車1800萬輛,使1800多萬個農村家庭走上緻富路;與全國3500多家供配、經銷、建築等企業合作,每年外協配件達30億元,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繁榮。
适度多元培育新動能
歲月不息,步履不停。在核心産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上,劉成強又把目光轉向了新的領域。
通過對國家政策的精準把握和市場需求的深度研究,劉成強堅定“聚焦主業、适度多元”的經營思路,“堅決淘汰落後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繪就時風集團新的發展路線圖。
他帶領團隊多次赴外地考察,一手打造了時風的錦綸化纖産業和腳手架産業。如今,時風錦綸産品形成年産10萬噸的能力,時風錦綸工業布大批量配套于中策橡膠、玲珑輪胎、三角輪胎、上海雙錢、徐輪橡膠、昆侖輪胎等企業,且正在建設年産5萬噸錦綸工業布織造項目。新型腳手架則已形成年産60萬噸産能,基于高端智慧制造優勢打造的新型電動腳手架深受建設方及施工方的青睐。
随着農用汽車産業園、農業裝備産業園、錦綸工業布産業園等項目建成投産,時風集團也由昔日單一生産三輪汽車産品的企業,發展為錦綸化纖、新型腳手架、高端鑄造機加工件等适度多元經營,協同發展、更具競争優勢的企業集團。特别是近幾年,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綠色工廠、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相繼成立,讓在傳統領域耕耘多年的時風集團煥發了新活力。
2021年,時風集團産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和稅金等主要指标同比均實現了正增長;尤其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環境下,國際貿易出口額同比增長15%,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今年,時風集團又提出了“跑赢2022”的目标,将高标準建設錦綸等生産項目,大力度拓展市場渠道,争分奪秒朝着高質量發展的目标沖刺。
未來可期,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質量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