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你知道什麼是急性腎于腎炎

你知道什麼是急性腎于腎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4 18:41:53

  你知道什麼是急性腎于腎炎,急性腎于腎炎緻病菌感染直接引起的腎盂、腎盞和腎實質的炎症。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與下尿路感染,後者可單獨存在,而腎盂腎炎一般都伴有下尿路感染,而且一般急性腎盂腎炎多數患者可迅速治愈,慢性者治愈則相對較困難,那麼,你知道什麼是急性腎于腎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發病原因

  腎盂腎炎感染的細菌主要來自尿路上行感染。當用各種器械檢查或者經尿道手術時,細菌可由體外帶入,經尿道上行感染。但更常見的是移居于會陰部的腸道細菌經尿道、膀胱、輸尿管至腎髒。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急性腎盂腎炎最常見的誘因。尿路在梗阻以上部位擴張和積液,有利于細菌繁殖,引起腎盂腎炎。腎盂腎炎經常是由革蘭陰性杆菌所引起,約占70%以上,其中大腸埃希杆菌最為常見,其次是變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産氣杆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陽性細菌約占20%。常見的為鍊球菌和葡萄球菌。近年來研究發現有些大腸埃希杆菌株表面有P纖毛,其黏附素與尿路上皮細胞特異性P纖毛大腸埃希杆菌受體結合,黏附于尿路上皮引起急性腎盂腎炎。P纖毛的黏附素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其中具有Ⅱ級黏附素的菌株與腎盂腎炎緊密相關。血行性感染僅約30%,多為葡萄球菌感染。

  二發病機制

  尿路感染是由緻病菌入侵所緻,其發病機制與病原菌感染有關,病原菌入侵感染的途徑和方式大緻分以下幾種。

  1.上行性感染大約95%的尿路感染,其病原菌是由尿道經膀胱、輸尿管而上行到腎髒的。正常情況下,尿道口上端1~2cm處有少量細菌存在,隻有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尿道黏膜損傷時,細菌才能入侵、繁殖。尿液的沖洗,尿液中的IgA、溶菌酶、有機酸,黏膜的完整性,膀胱移行上皮分泌的抗黏附因子Muein均能抵制病原菌的入侵。近年來電鏡證實,大腸埃希杆菌表面有許多P菌毛,它們能特異性地識别和結合于尿路上皮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從而使菌體緊密黏附在尿路上皮細胞上,避免被尿液沖洗掉。大腸埃希杆菌有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莢膜K抗原,多糖類的K抗原能抑制吞噬細胞殺菌活性,與其緻病力直接有關。變形杆菌無P菌毛和K抗原,不易黏附于膀胱的移行上皮,但能黏附于外生殖器的鱗狀上皮細胞上。留置導尿管、尿路結石、創傷、腫瘤、前列腺增生肥大、先天性尿路畸形包括膀胱壁内輸尿管、括約肌發育不全引起的膀胱輸尿管反流、神經元性膀胱等均是上行性感染的危險因素。

  2.血行性感染血行性感染僅占尿路感染的3%以下。腎的血流量占心搏出量的20%~25%,敗血症、菌血症時,循環血中的細菌容易到達腎皮質。糖尿病、多囊腎、移植腎、尿路梗阻、腎血管狹窄、鎮痛劑或磺胺類藥物的應用等增加了腎組織的易損性。常見的病原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菌、假單胞菌屬和白色念珠菌屬。

  上面所介紹的就是急性腎于腎炎的發病因素,相信大家已經有所了解了,另外想要告訴大家,在急性腎盂腎炎時腎小管的損害可釋放小管抗原進入血循環,誘發抗體介導的小管間質性疾病,腎盂腎炎局限于一側腎髒常導緻其完全梗阻,而對側腎髒則正常,大家一定要記得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