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病,發作起來,就像經曆過溺水一樣,不能自我呼吸,那就是哮喘。當哮喘發作時,需要你用盡全身的力量去呼吸,嚴重時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導緻死亡。
22 年前,鄧麗君在泰國因病逝世,盡管她的死因至今仍未被确認,但衆多說法都指向一個關鍵詞:哮喘。
哮喘作為一種慢性病,隻要堅持用藥、正确治療,也能讓患者的肺功能接近正常人,活動不受影響。
但如果抱着「是藥三分毒」的錯誤思想,不科學用藥,反而會延誤病情。為此,林藥師在此和大家好好講講如何正确地控制哮喘。
哮喘是什麼?哮喘全稱是支氣管哮喘,它是一種支氣管的慢性氣管炎症,發作時,氣管平滑肌收縮,氣道阻塞導緻呼吸困難,憋氣、胸悶、氣短、咳嗽等症狀反複發作。
圖片來源搜狗圖庫,侵權必删
為什麼人會得哮喘呢?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球哮喘患者達3.58億,也就是說,地球上每20個人中,就有1位患有哮喘疾病,中國哮喘患者約為3000萬,且患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對于哮喘的發病機制還不完全明确,但推測與體質、遺傳和環境因素相關。特别以下因素,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1、過敏體質因素,其中包括過敏性鼻炎、花粉症、濕疹、過敏性皮膚性疾病等。
2、患有哮喘家族史因素,與哮喘患者的親緣關系越近,患有哮喘風險越高
3、環境因素,例如長期暴露在過敏性物質的人群,包括吸煙人群、粉塵工作者等。
哮喘一般有誘發因素,比如過敏性物質,運動和病毒感染,如果同時有以下3種典型症狀發作,要高度懷疑哮喘,這些症狀在解除誘發因素或應用哮喘藥物後就會消退。
呼吸困難,氣短或胸悶,
肺部的哮鳴音,像吹哨子一樣的聲音
咳嗽,以幹咳為主,常見夜間加重
雖然這三種症狀不一定會同時出現,但如果症狀和高危因素都存在,那麼就需要篩查是否為哮喘。
篩查項目包括胸片或胸部CT、肺功能檢查、過敏性原檢測,其中肺功能檢查對确診哮喘非常關鍵的,包括通氣功能檢測、支氣管舒張試驗、氣道激發試驗。另外,呼出氣一氧化氮、血常規、痰液檢測、動脈血氣分析等也可以篩查一下。
這麼“憋屈”的疾病,能不能根治呢?答案是不能,哮喘是無法被根治的慢性疾病,一旦确診為哮喘,要長期治療,千萬不能擅自停藥,但即便如此,也不要灰心,雖然不能“斷尾”,但我們可以通過規範治療,超八成以上患者可以控制哮喘,而且完成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運動和工作。
當哮喘急性發作時,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要知道,哮喘急性發作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因此,任何哮喘患者都必須随身攜帶急救藥物,尤其是近期有哮喘發作史的患者,即便是病情輕微的新患者也必須攜帶藥物,切莫不當做一回事,這是拿生命在做賭注。
目前,常用的急救藥物是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這種短效的支氣管舒張劑起效很快,哮喘發作時立即吸入1至3噴。如無效可在20至60分鐘是重複吸入一次,如症狀還是無法緩解,應及時就醫治療,切莫延誤病情。
當然,急救用藥隻用于急性發作時迅速緩解支氣管痙攣,平時用于控制支氣管哮喘炎症還得靠糖皮質激素、白三烯受體以及複合制劑治療炎症。
糖皮質激素是控制哮喘炎症的核心藥物,其他藥物不可替代。規律使用吸入用糖皮質激素,可降低氣道炎症,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減少哮喘惡化、住院以及死亡發生的風險、使用激素時應首選吸入制劑。
對于口服用藥方面,以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為主,臨床常用孟魯司特鈉作為輕度哮喘一線治療用藥,尤其适用于過敏性鼻炎哮喘、阿司匹林哮喘、運動性哮喘等。
目前采用含有激素和支氣管舒張劑的吸入用複方制劑治療炎症,其中有布地奈德 福莫特羅、氟替卡松 沙美特羅等多種制劑,尤其适合于中至重度慢性持續哮喘患者的長期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吸入藥物後需要記得漱口。發揮療效的是吸入氣管和肺部的藥物,殘留在口腔和咽喉部分的都是多餘的,及時漱口清理殘留的藥物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
吸入類激素、孟魯司特鈉都屬于控制性藥物,通過抗炎作用控制哮喘發作。強調一點:這些藥物每天都要使用,不能自行停藥或減量,但病情好轉後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逐步減量。
最後,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哮喘?1.适當鍛煉:在緩解期應當參加适當的體育活動。如氣功、太極拳、散步、跑步、遊泳、醫療體操、呼吸訓練等,如能長期堅持,循序漸進,可以增強體質,減少發病。
2.脫敏治療:脫敏治療是一種特異性免疫治療,适用于過敏性(外源性)哮喘。其原理是用小劑量過敏原多次注射,使人體内産生阻斷抗體IgG,同時減少特異性IgG的産生和鞏固肥大細胞或嗜堿細胞膜。
3. 脫離過敏原:找出過敏原,避免與之接觸,是預防哮喘複發的重要措施。哮喘患者應留意飲食中的過敏原,還應避免一些冷的、辣的刺激食物,同時遠離煙草煙霧。
4.積極治療相關疾病:高危人群要做好哮喘的預防,因為有哮喘家族史或個人過敏史如嬰兒濕疹、荨麻疹、過敏性鼻炎等的患者,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較一般群體高。對此人群應盡早治療原發病,盡可能防止哮喘的發生。
5.學會自我管理:多了解哮喘防治的知識,密切配合醫生,進行長期的自我監測,科學使用抗炎藥和支氣管擴張劑,并根據病情調整治療哮喘的藥物,必要時上急診室或住院治療,定期随訪醫師。隻有這樣,才可能取得完全的控制。
目前認為,哮喘尚不能完全治愈。但若能科學、合理地治療,堅持用藥,完全可以良好的控制。所以,哮喘病人也不用過于擔心,做好預防,科學生活!
文獻參考來源: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