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老師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點

老師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點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20:54:13

  老師分析寄宿生的心理特點

  我們的社會不斷進步,我們的教育也在不斷的改革!而今,人才市場更加關注能力型的選手,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競争使得人們對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很多父母又由于自身工作不方便照顧孩子。因此,讓孩子選擇一所教學質量比較好的學校寄宿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狀況現象。

  對寄宿生進行心理教育,我們可以通過心靈剖析、個别談心,問卷調查等手段進行了解,把握寄宿生的心理現狀及成因,及時了解個體的心理現狀,掌握詳實的資料。

  通過觀察和了解,我發現他們有的太過外向,有的太過内向,體現為如下不良的心理特征:

  1、随心所欲,比較任性。個别寄宿生年齡小,可脾氣犟得很。平時極富挑戰心理,喜歡做不應該做的,而且不聽勸告,似乎有種故意違反鬧風頭的感覺。

  2、習慣不良,學習被動。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馬虎,書寫混亂,看書“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在學習中沒有計劃,一切學習過程都是在一種盲目、被動的狀态下進行,由于新舊知識聯系不起來,所以難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在學習上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主要表現為課堂上容易走神,或做小動作,思維低下,記憶能力差,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比較低。

  4、缺乏安全感,性格孤獨、自卑。主要表現為上課發言不積極,課餘沉默寡言,或獨自一個人玩,不合群。

  通過調查和分析,形成如此的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來自學生自身的因素。

  (1)優越感濃厚。部分寄宿學生的家庭條件在班上相對較好,于是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學習中沒有學習的動力,屬于學習的被動者,但在平時的生活中又喜歡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意識過度膨脹。他們很容易造成交往的障礙。

  (2)自身的過度施壓。部分寄宿生家庭條件不太好,但為了搞好學習,其父母借錢讀寄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自我照顧能力是最強的,但他們的心理壓力也是最大的。過度的壓力很容易導緻學習發揮的不正常,甚至産生心理疾病。

  (3)自身的獨孤心理作怪。寄宿生由于離開了家庭,離開了親人,很容易産生一種孤僻自卑感,行為上也表現為孤獨、羞怯。導緻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上出現異常。

  (4)消極的自我暗示。一部分學生遇到問題時,經常産生“我做不到”的想法,抑制了自信心,增強了心理緊張,束縛了自己的手腳,從而因能力不能正常發揮而導緻失敗。這種結果又成為一種反饋,印證了自己的無能,這樣的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就使學生的心理蒙上了自卑的陰影

  2、來自家庭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缺乏有效的教育以及心理溝通。

  (1)父母期望過高。有部分父母把自己這一輩沒有實現的願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于是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績。父母的高要求他達不到,月假一回家聽到的便是父母的唠叨聲,甚至打罵聲,這一切使孩子長期處于孤獨之中、高壓之下,心理負擔過重,久而久之有了厭學情緒。

  (2)父母的不聞不問。有的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很少顧及孩子,孩子看到别人的家長經常來學校問這問那,而自己好像被遺忘的角落,久而久之,孩子變得懶散,内向,自控力差了。

  (3)父母與子女分開,不能有效進行親子交流,這是影響寄宿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常見的問題。對于處于成長期的孩子來說,長時間與父母分離,易出現情感情緒異常,如憂郁、膽怯、孤僻、喜歡獨處、優柔寡斷、冷漠,所有這些心态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4)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有些學生的父母教育思想簡單,平時一般不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一旦孩子有學習上的問題,他們的态度粗暴。輕則謾罵,重則動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