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豪放詩詞名句

蘇轼豪放詩詞名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2 20:17:11

蘇轼豪放詩詞名句(蘇轼三首詩詞灑脫疏朗)1

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他的詩、詞、文都具有相當高的成就。但是,縱觀他的詞賦成就,并不是單一“豪放”那麼簡單,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東坡之詞曠”。他許多頗具盛名的作品都兼具“豪放”與“婉約”,可謂剛柔并濟,曠達高遠,具有美學理論中所謂的中和之美。

蘇轼出生在文人世家,受儒家思想浸染,後來又接收到了道家及釋家思想,後期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他認為三家是相通的。正因為有這樣的人生經曆,蘇轼形成了與常人所不同的思想品格和審美能力,影響了他一生的創作。而何為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處于優美與壯美兩極之間剛柔相濟的綜合美,其意蘊剛柔兼備,情感力度适中,雜多或對立的審美因素和諧統一,具有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中和之美可謂剛柔相濟,婉約中含剛健,是中國自古推崇的美好境界,而蘇轼的許多作品都體現了這一點。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水調歌頭》《定風波》以及《前赤壁賦》中蘇轼詞賦中的中和之美。

《 水 調 歌 頭 》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本詞寫于宋神宗熙甯九年 (1076),當時蘇轼任密州太守。蘇轼的親人都不在身邊,尤其與他的弟弟已經許久未見,時值佳節,他對月飲酒,愈發思親,于是作下這首流傳至今的絕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已經是很通達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更是樂觀誠摯,也是詞中“中和之美”的體現。

在詞中,作者兼懷天下蒼生,“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由此體現出一種曠達超然的無我之境,更是體現了曠達超然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在情感上就是要求感情的适中、适度,《美學原理》中提到,“志氣平和,不激不厲,亦即情理統一,情感表現遵循理性規範,是中和之美的理想情境。”《水調歌頭》中蘇轼的思想情感正是這種志氣平和的中和之美。

《水調歌頭》中蘇轼描繪了許多自己對于宇宙的遐想,而後回到人間,借月亮表達人生思考,是一種理性的中和。而蘇轼以這種理性的中和,使自然與人的思想主客相融,不激不厲地處理了主客間的矛盾,使《水調歌頭》中呈現出中和之美。

蘇轼豪放詩詞名句(蘇轼三首詩詞灑脫疏朗)2

《 定 風 波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寫于蘇轼因“烏台詩案”貶黃州時期。“蘇轼晚年在詩學上極力追求一種平淡簡遠的審美境界,但同時他認為平淡不能淡如白水,而要淡中有味,淡而且遠。”淡中有味,淡而且遠,不就是“中和”美的體現 ? 從“一蓑煙雨任平生”對自然煙雨與人生煙雨的交融描寫,表達苦悶矛盾,到最後也無風雨也無“情”的變化,這就是沖淡平和的美。一種不多不少,恰如其分的分寸拿捏,正是“中和”之美的體現。而本詞就是體現了蘇轼心中的超然與中和,是難為俗事所擾的境界。

整首詞表現了一種不為俗世所擾,任憑風雨如何,詞人始終是淡然超脫,無欲無求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正是一種中和之境,是蘇轼審美中和的體現。“這首詞令人玩味不盡,正在于東坡在經曆人生劇烈動蕩後的那份坦然和甯靜,是一種化解了許多人生失意,存在困窘之後的澄明與敞亮。一種令芸芸衆生難以企及的人性、智性、心性境界。”這首詞所及的境界,就是美學理論中“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

蘇轼豪放詩詞名句(蘇轼三首詩詞灑脫疏朗)3

《 前 赤 壁 賦 》

(摘選)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舻千裡,旌旗蔽空,酾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前赤壁賦》創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 年),同樣是貶谪黃州時所作。文中寫明月秋夜,與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中,借景抒懷,探索人生與宇宙的哲理,主要表達了作者超脫的人生态度和樂觀的情懷。

文中友人在面對眼前美麗壯闊的自然之景時,想到的是自己如“天地之蜉蝣”“滄海之一粟”,繼而“哀吾生須臾”“羨長江無窮”,而蘇轼卻不以為然,蘇轼采取一種超然曠達的态度,開導友人以一種“辯證”的眼光看待人與自然,蘇轼說世間景物“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蘇轼的豁然與超脫源于性情,發于真心,故能于清風明月之間,談清風明月之事,悟清風明月之理,不為世俗所擾,最終達到志氣平和的中和之美。

蘇轼的詞賦中蘊藏着“中和之美”,由于他受“儒釋道”三家思想融合性的浸染,最終形成了灑脫疏朗、曠達雄放的風格。他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特點, 能跳出人生的苦悶,尋找人生的快樂的一面。身處險境,卻仍能樂觀面對。這些性格特點和思想境界在詩、詞、文中體現出來,呈現出不急不躁、剛柔兼具的特征,讓人欣賞過後心曠神怡,正如葉嘉瑩先生評價蘇轼“認識蘇東坡,不要隻看他淺顯的豪放的詞,你要看他天風海濤之曲與幽咽怨斷之音兩種風格相糅合的作品。這才是他真正最高成就的境界。”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