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由于天氣比較幹燥,人們會覺得口幹舌燥,出現上火的症狀,影響整個人的心情。那麼怎樣才能去火呢,我們可以通過吃哪些去火的食物來幫助去火呢?以及去火的方法有哪些呢?用什麼中藥泡水喝去火?下面就跟着小編來一起了解下。
可以去火的食物
1、水果類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這時候的水果種類繁多,水分充足。進入秋天後,天氣幹燥,人們容易出現咽喉不适、口舌幹燥的現象,那麼多吃水果是一種很好的去火方式。
楊桃
清熱利咽、生津消煩。對上呼吸道炎症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用來治療口瘡、牙痛、嗓子疼初起等上火症狀。将楊桃清洗幹淨,橫着切成五角星形狀,直接生吃,就有清涼降火的作用。
柿子
味甘澀,性寒。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可以養肺護胃,清除燥火,經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葡萄
多吃葡萄能夠補氣,生津止咳,排解體内的毒素,對美容養顔也很有幫助。
石榴
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秋季人們感覺口鼻咽喉幹燥時,吃些石榴,能達到生津潤燥的效果。
梨
又被稱作快果、玉乳,因鮮嫩多汁被稱為“天然礦泉水”。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對肺、支氣管及上呼吸道有相當好的滋潤功效,每天吃上一到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
2、蔬菜類
去火的飲食還要添加些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茄子
茄子的去火功效也不錯,而且茄子價格便宜,味道鮮美秋季,多吃茄子也是很不錯的去火方式。
豆芽
豆芽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于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适合口幹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黃豆芽健脾養肝,有助于預防口角發炎。
竹筍
竹筍性味甘寒,有清熱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說:“竹筍,甘而微寒,清熱除痰。”《随息居飲食譜》亦雲:“筍,甘涼,開胸消痰。”因此,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山藥
山藥原名薯蓣,補而不滞,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本草求真》曾寫道,“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肺藥宜炒黃用。”山藥具有滋陰養肺功效,可以調整代謝、潤膚、通腸。
冬瓜
冬瓜是一種藥食兼用的蔬菜,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中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大腸、小腸、膀胱經;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等諸多功效。
秋季吃什麼去火?要降火,要少吃溫性的肉類,但不吃肉不利于健康,所以吃些涼性肉類可以去火,下面小編繼續為您介紹秋季去火的肉類。
3、肉類
秋季氣候幹燥,吃肉過多會導緻上火,引起各種炎症,但是從養生角度來講,不吃肉對人體的健康平衡又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讓我們根據每種肉的特性适當補充肉類,維持身體酸堿平衡的同時,又能起到潤燥的作用。
豬肉,是秋季補鐵的好選擇。中醫上認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在幹燥多風的天氣,大家不妨買些豬肉來食用哦。
老話說“飛禽莫如鸪,走獸莫如兔”,說的即是兔肉的質地細嫩、營養豐富。在所有的肉類裡,兔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很低。而且在中醫看來,滋陰去火的兔肉特别适合放在秋冬季節來吃。
肉禽類食品多是溫熱性,而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本草綱目》記載鴨肉“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髒”,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所以容易上火的季節,可多吃鴨肉。
有助于去火的方法
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1、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長期睡眠不足、勞累過度是口瘡反複發作的常見誘因,這些不當行為會耗傷人體陰血。陰虛則火旺,常會從口腔粘膜上“出火”,引起口瘡。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疲勞。
2、早睡早起
秋季氣溫日較差增大,此時,在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據氣溫适時添減衣服。現在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内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随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要注意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有助于肺氣的舒展。
3、多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多運動對人的身體是有好處的,上火還應留意要多做一些運動。運動可以加快血液循環,及時排除人們體内的廢物,使皮膚保持毛孔通暢,随後及時加以清洗。
4、心态平和
面對煩躁,情緒上不能過于波動,嘗試轉移一下注意力,做點喜歡的事情,或者通過散步與親人或者好友交談的方式來放松自己。随着時間的變化,及對身體和環境的關注,需要不斷的積累知識,以應對氣候變化和身體的變化,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看一些季節養生的書籍,培養良好的習慣,可以減少得上火的幾率。
二、飲食護理要降火去燥
1、多吃蔬果
新鮮的蔬菜水果一定要多吃。秋燥傷人的津液,而絕大多數蔬菜、水果性質寒涼,具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作用。飲食清淡有利于改善皮膚狀況,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敵,苦瓜、杏仁、綠豆、芹菜、芥藍首當推薦。
2、多吃流質食物
中醫認為:秋氣燥,宜以潤其燥。我們一定要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這樣可以有效的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津。有些去火的食品可以嘗試,但也需對症。比如吃蓮子湯去心火,吃豬肝可去肺火,喝綠豆粥去胃火,喝梨水去肝火,吃豬腰去腎火。
3、多吃酸少吃辣
黃帝内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肺主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有助于收斂補肺,而辛辣味發散瀉肺。秋季飲食一定要多酸少辣,韭菜、大蒜、蔥、姜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也一定要少吃。
4、少吃煎炸食品
煎炸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如炸雞腿、炸裡脊、炸鹌鹑等都不應多吃,因為,這些食物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傷害。
三、中醫點穴法降火去燥
1、眼屎多,點按關沖穴
出現眼屎,這是體内熱毒上沖所緻。還可能出現血壓增高,甚者結膜炎等症狀。點按位于無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一側的去火點——關沖穴,有瀉熱開竅、清利頭目的功效。力度以能感到明顯酸麻脹為宜,并堅持30秒至1分鐘,然後再按壓另一隻手的關沖穴,每日2~3次。
2、燥熱心煩,點按少沖穴
少沖穴,屬手少陰心經。在小指内側(桡側)指甲角外約一分處。不少人在暑期會有心中煩熱、口舌生瘡、尿黃等症出現。中醫認為,這是心火上炎所緻,可通過點按少沖穴去火點緩解。用大拇指用力按壓此處,以有酸麻脹的感覺為宜,持續1分鐘,兩手交替進行,每日2次,可行氣活血、清熱醒神。
3、尿黃澀痛,點按至陰穴
至陰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小趾外側,趾甲角外約一分處。濕熱過盛易引起小便黃臊臭、尿頻、尿急、尿澀痛。點按去火點至陰穴,可在15點到17點,此時是膀胱經最旺盛的時候,用大拇指按壓此處,并堅持1~2分鐘,然後再換另一隻腳,每日2次。有清熱散風、通利下焦的作用,對尿黃澀痛等症有很好的排洩效果。
什麼中藥泡水喝去火
1、闆蘭根
闆蘭根主要治療急性扁桃體炎、流行性感冒、咽喉炎、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急性傳染性肝炎等炎症。它不僅對感冒病毒有着強效的抑制作用,還對大腸、傷寒、腸炎等也有着顯着的抑制作用。
2、黃連
此中藥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結腸炎、急性結膜炎、口瘡、疖、癰、吐血、消渴和燒傷等。對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對鈎端螺旋體和滴蟲有殺滅作用,此外還有降壓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功效是清熱去濕、瀉火解毒。
3、魚腥草
此中藥主治肺炎、肺膿腫、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腎炎、蜂窩組織炎、中耳炎、外用毒蛇咬傷和疖、癰等。它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痛、止血、止咳、利尿等作用。
4、黃芩
主治急性和慢性肝炎、高血壓、痢疾、急慢性腸炎、疖、癰、燒燙傷、上呼吸道感染和預防猩紅熱等。有解熱、鎮靜、降壓、利尿、利膽和保肝等作用。
結語:相信有了上面一些的介紹,大家對于秋季上火後如何去火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通過吃些去火的食物啦,了解一些去火的方法以及喝些幫助去火的茶來去火。希望小編能夠幫到您擺脫秋季上火的煩惱,度過一個愉快而又舒适的秋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