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一個永恒的養生話題。祛濕,已經超越減肥,成為中國人頭号養生話題。并不是人人都需要減肥,但人人都需要祛濕。祛濕是伴随你一身的養生大事。濕邪的頑固程度中醫有一句叫做“千寒易去,一濕難除”。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自我診斷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别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内有濕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複擦也擦不淨,(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麼要問大便的原因)也說明體内有濕了。大便的顔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内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體内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顔色發青,溏軟不成形,(這是脾虛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産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内,則百病叢生。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着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标,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内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内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除了以上主要的三點,還有判别方法:
看早上起來刷牙的時候,惡不惡心。很多人說自己一刷牙就嘔吐、惡心,嗓子裡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幹不淨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隻是一點。第二,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這些也是濕的典型特征,順便說一個祛濕的妙法,就是點揉承山穴。
濕氣為啥子這麼難除?因為它如油入面,小夥伴們想想就知道了,這個油和進了面裡,再想把油從面裡弄出來,那簡直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啊。
估計,很多小夥伴都會被這個标題吸引進來,都想知道這個千古第一健脾祛濕方到底是什麼。沒錯,這個方子是在文小叔翻閱了很多醫學典籍,研究了很久才發現的,它出自我們的醫聖張仲景之手,它的可靠性那是杠杠滴。
這個方子的神奇之處是,它不但祛濕,而且不傷脾胃,不但不傷脾胃,還健脾養胃。小夥伴們都知道,很多祛濕的方子都是利水的,很傷脾胃,比如深受其害的紅豆薏米湯,寒濕的人喝了紅豆薏米湯不但祛濕不成反而把自己整得千瘡百孔。
祛濕的根本在于健脾,脾胃的運化能力提高了濕氣自然就祛除了。
今天推薦的這個健脾祛濕方幾乎适合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寒濕還是濕熱,還是不寒不熱,隻要有濕氣,都可以用到。
那麼,這個方子到底是啥呢?
小夥伴們别急啊,公布這個方子之前小夥伴們得知道濕氣到底是啥東東吧?
這個濕邪嘛就是中醫常常說的六邪中的一種。六邪是什麼?就是風寒暑濕燥火。
這個濕邪是最厲害的一種,它厲害就厲害在它不張揚,它是悄悄地慢慢地入侵你的身體,你渾然不知,等你發現了就已經晚了。它已經攻克了你的脾胃,占據了你的五髒六腑,彌漫在你身體的每一條經絡,每一個穴位。而且濕邪從來不孤軍戰鬥,它會請來爪牙助纣為虐,它與風邪結合就是風濕,與寒邪結合就是寒濕,與火邪結合就是濕熱。
公布這個方子之前,小夥伴們還得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濕氣?
濕氣重的人頭發經常是油膩膩的,幾天不洗可以捋成一團。慢慢的頭發就會掉,就像一塊地,肥料多了莊稼被熏死了,這就是所謂的脂溢性脫發。除了頭發油,頭還很重,如一塊濕布包裹住了頭一樣,蒙蒙的,早上起不來,時刻都想睡覺,嚴重者走路都會睡着。
濕氣重的人人家出的是汗,你出的是油,一天到晚臉上油光可鑒,用紙一擦可以炒好幾盤小菜哦。臉上會長很多痘痘,這種痘痘的顔色比較暗沉,特别不容易消除。如果上火長痘痘一天就會自動消失。
濕氣重的人舌頭伸出來水滑水滑的,舌苔厚厚的,舌頭又胖又大,被濕氣泡的嘛,邊緣還有齒痕。
濕氣重的人早上起來刷牙會惡心,一天到晚總覺得嗓子有什麼東西堵着,咽不下去吐不出來,這是痰。
濕氣重的人胃口不好,吃啥都不香。吃一點生冷寒涼的水果就堵在那,下不去。濕氣重的人會有口臭,确切的說是胃臭,是胃裡的食物一直消化不了,堆在那裡發酵,自然就臭了嘛。所以調理口臭重點在調理脾胃。
濕氣重的人二便不爽。大便一會幹一會稀,夏天的時候腹瀉,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冬天的時候便秘,也不是拉不出來,而是拉出來的大便特别黏膩,臭氣熏天的,馬桶怎麼沖也沖不幹淨,必須借助馬桶刷和潔廁靈。小便渾濁,尿色發黃,要麼小便頻繁,尤其是起夜,一晚要好幾次。還有的人會陰囊潮濕或者陰囊墜脹。
濕氣重的人膝蓋會痛,雙腿乏力,他們的原則是,能夠躺着絕不坐着,能夠坐着絕不站着。濕氣重的人會有腳氣,腳汗特别多,襪子一脫一屋子人都受不了那個味,還有的人會有狐臭。有的還會痛風,就是腳趾頭裡面像電鑽一樣鑽着痛。這些都是濕熱下注所緻。
好啦,知道了什麼是濕氣,又知道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濕氣,那麼接下來就是調理了。
小夥伴們注意喽,文小叔要公布這個千古第一健脾祛濕方了,它就是——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茯苓40克 桂枝30克 白術20克 炙甘草20克
這是一天的量,一次煎好後分早中晚三次服下。
張仲景真是無上高明,這個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養生的最高境界“一陰一陽謂之道”。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陰有陽,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補有洩,可謂天衣無縫也。
下面文小叔就細細唠叨唠叨方子中的四味藥。
茯苓。
茯苓可是個好東西,它有多好?據考證,從古至今所有的藥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不溫不燥,不寒不熱,它的性子很平和,所以慈禧太後天天吃它,還讓人發明了一種美味又養生的食品叫茯苓餅。
茯苓祛濕是比較緩慢的,不像薏米那麼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夠把中焦脾胃的水濕通過下焦以二便的方式排出去。
桂枝。
桂枝是這個方子的靈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這個方子就平淡無奇。如果說茯苓是所有藥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藥,那麼桂枝就是所有經方裡用的最多的一味藥,張仲景如此鐘情于桂枝,以至于無論寒症熱症虛證實證,還是表症裡症,還是半表半裡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并不是說桂枝無所不能,但足見桂枝的神通廣大。
小夥伴們問,啥是桂枝?
桂枝就是桂花樹的枝頭,最上面的那一小節嫩嫩的樹枝,可見它的生發之力是很強的。文小叔特别提醒,桂枝可不是桂皮哦,桂皮就是我們做紅燒肉必須要放的香料,它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肉桂”。肉桂引火歸元,之前文小叔在上熱下寒的文章中說過。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面的鍊接查看。
桂枝的神奇之處在哪裡?先問小夥伴們一個問題,脾胃為啥子有濕氣?
因為脾胃睡着了,不幹活了,為啥不幹活了,因為脾胃太冷了太寒了凍着了。中醫有一個術語叫“納呆”,說的就是脾胃像木頭一樣,死氣沉沉,毫無生機。
所以,我們要把脾胃叫醒。怎麼叫醒?絕對不能用寒涼去叫醒,要用溫度熱度去叫醒。讓太陽照進我們的脾胃,讓脾胃不再陰霾。這個桂枝就好比太陽,它能夠氣化中焦脾胃的水濕,讓水濕變成人體可以利用的水蒸氣,讓這些水蒸氣滋潤我們身上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毛孔。
白術。
白術也是健脾祛濕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夠像桂枝一樣叫醒我們的脾胃,也能夠像茯苓一樣祛濕,隻不過它的藥性是往上走的。白術氣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濕,把它變成身體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小夥伴們都知道,主要功效補中益氣,調和諸藥。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礎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熱解毒之效,增加了補中益氣的效果。
感恩張仲景,讓文小叔佩服得五體投地,把這麼好這麼廉價方子留給了我們。
小夥伴們,還等啥呢,心動不如行動,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趕緊喝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