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裡容易被忽視的小習慣
衛生間裡容易被忽視的小習慣
1、毛巾不拿出去曬
許多人沒有曬毛巾的習慣,經常是洗完澡直接将它們晾在衛生間,下一次洗澡接着使用。事實上,毛巾本身的織物構造就很招細菌的“青睐”,将其放在潮濕的環境裡,各式各樣的細菌都跑它身上,再與我們人體進行親密接觸,很容易造成健康問題。
建議:每天使用完之後,用清水搓洗之後放到太陽下曬幹。兩三天一大洗,用洗衣液浸泡半小時再揉搓洗淨,不要用肥皂,否則會使毛巾幹硬。此外,每個月還要對毛巾進行高溫消毒,可以将毛巾放到微波爐專用保鮮盒内,調高火叮三五分鐘。
2、牙刷離馬桶很近
研究發現,沖水時,馬桶内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m高的空中,并在空氣中懸浮長達幾小時,進而落在牙刷、漱口杯上。其次,使用時會不小心掉進去而造成馬桶堵塞,嚴重時必須拆開疏通才能徹底解決,會給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建議:牙刷最好不要放在衛生間,因為潮濕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應将其放置在幹燥通風的地方,減少“病從口入”的幾率。
3、光腳在衛生間走
一項研究發現,浴室地闆實際上暗藏最多的細菌。即便沖洗了很多遍的衛生間,地闆上仍舊會暗藏着很多細菌,所以最好不要在衛生間光腳走路(其他房間也不要)。
建議:無論光不光腳,地闆還是要經常擦洗的。最好多備幾雙防滑脫鞋,以便換穿,并且用完衛生間要打開排氣扇,盡快讓水汽走掉,保持室内幹燥,避免出現滑倒現象。如果有專門的擦腳布,也要經常換洗。
4、浴簾經常濕漉漉
浴簾同樣是衛生間裡容易滋生細菌的一物。我們經常洗澡的時候會經常将它淋濕而不采取任何行動,這樣很容易導緻它發黴。吸引黴菌入駐。
建議:可買防黴和防水處理的帆布簾,并且平時淋浴後應揭開浴簾使空氣流通,防止發黴。如果有黴變,則要經常拆下來清洗。根據不同的材質,大部分浴簾用肥皂水或洗衣液洗淨曬幹即可,而對于帆布或棉布簾,洗完需燙平再曬幹。若污迹實在多到清理無能,則需買新的浴簾。
5、廢紙簍裝滿為止
大多數家庭都會在馬桶邊放一個廢紙簍,用來裝使用過的廁紙或姨媽巾,但很少有人能做到随時清理,至少都會存放一兩天。但這樣會造成細菌歲空氣散播,時間越長,滋生的細菌就越多。
建議:隻要不是太厚、太韌的廁紙一般都能在水中變得柔軟,不會造成堵塞,所以可以丢在馬桶内沖走。如果有這方面的擔心,那最好選用有蓋子的垃圾桶,而且最好每天清理,以防細菌散播。
6、人坐着就沖馬桶
有些人上廁所速度很慢,又不能忍受味道,就會在坐着的時候先沖一次馬桶。但其實這樣會使馬桶以及糞便中的微生物附着到我們身體上,不衛生還會影響健康。
建議:解手要速戰速決,能蹲着就不坐着,如果家裡是蹲廁,可适當墊高腳墊,尋找讓你最舒服的排便姿勢。并且,沖馬桶的時候最好蓋上馬桶蓋,片刻之後打開。鑒于馬桶是污染嚴重又和我們接觸十分“親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重點進行清潔,每隔一兩天可用稀釋的家用消毒液擦拭。如果有使用布質墊圈,也要經常清洗消毒。
7、馬桶刷常年不換
馬桶刷是保持馬桶清潔的功臣,但如果不注意清潔和幹燥,它也會成為污染源。
建議:每次刷完污垢,刷子上難免會沾上髒物,最好多沖幾次清水,沖洗幹淨并将水瀝幹之後,要噴灑消毒液,或者用消毒液浸泡,完畢之後挂在通風的地方,最好不要放在陰暗的角落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