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段戀愛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遇見了自己的終生伴侶,以為自己遇見了一個最好的人。
但當愛情碰上現實的時候,會發現:愛情是可以犧牲、舍棄的;真到了要為愛情付出的時候,有的人是不願意的。
而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被高估的愛情,最後輸給了人性。
所以,今天我們結合三個案例,來聊一聊:愛情裡逃不過的人性。
01
人都不想自己吃虧,而想要平衡
“我可以有異性朋友,你不可以有。”
“我可以不修邊幅,你必須膚白貌美。”
“我通宵打遊戲是正當愛好,你追偶像劇就是naocan。”
類似這樣的雙标言語,無論男女,在愛情裡其實都很常見。
而說讨厭“雙标”的人,往往都在用自己的一套要求對待對方。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和男友交往快一年的時候,倆人的争吵逐漸變得頻繁。
她男友一直和她說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在争吵、和好的過程中,她都盡量讓自己心平氣和地溝通。
但她男友思路清晰,吵架的時候總能把她說得啞口無言,有時候明明覺得自己沒錯,可就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後面幾次的争吵,她男友越來越缺乏耐心,容易發怒,說話大聲甚至拍桌子。
第一次是因為她以開玩笑的方式咬對方、打對方,但她男友不喜歡,并且推了她一下,差點撞到桌角。
她男友馬上就過來哄她,但她說了一句“家暴”,她男友便立馬生氣了。
冷靜了一會後,她男友又主動過來抱她,但第一句話說的是“我原諒你了”。
她非常不喜歡這家話,因為這句話,仿佛把吵架的原因全都歸咎到她身上,但她還是調整了自己的心态。
之後的第二天,倆人又出現了矛盾。
她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點問題,想讓男友過來陪自己,但她男友隻是口頭安慰她一下,就開始打遊戲。
于是她就去和朋友聊天,過程中沒接男友的微信和電話,但聊完馬上就回了電話過去,可她男友因為她沒有接電話,開始數落她,并且挂斷了她的電話。
這件事讓她感到非常失望,由于前一天剛有過嚴重的争吵,她直接提出了分手。
除了上述陳述,女主還附上的一段聊天記錄:
在女主提了分手之後,男生對女主說的:“呵呵,你根本不值得被愛。”
女主的回複是:“我值得被愛,隻是你不愛我。我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任性?什麼時候你才能無條件地讓我一次?”
我們很支持每個人都值得被愛、被很好地對待,但是這也需要每個人去付出自己的努力、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作為成年人,我們不能隻享受自己的權利,卻不履行自己的義務。
關系裡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是至少要能做到珍惜這段關系。
“我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任性?、什麼時候你才能無條件地讓我一次?”,這兩句話的潛台詞是:“什麼時候你才能無條件地把我當一個寶寶”。
寶寶是怎樣的?
一個人在寶寶時期,隻需要享受父母照料的權利,不需要對父母履行什麼義務。
我們能理解女主的期待,女主的心中住着一個寶寶,很渴望被無條件地愛着。
但哪怕是父母,也很難做到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子女。更何況,男友不是父母。
另外,女主在陳述裡說到自己咬對方、打對方,她認為這是開玩笑,但男友推她,她說男友是“家暴”。
這句話中,我們看到了女主的雙标。
所謂雙标,就是對自己的标準寬松,對别人的标準嚴苛。
雙标的人,容易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過得痛苦。
在關系中,我們要做到一緻性,對自己的标準和對别人的标準要一緻。
要知道,人性都是追求平衡的、不想讓自己吃虧的。
如果一個人一直都“寬以待己,嚴以律人”,也就是對自己寬松、對對方嚴苛,時間久了,對方肯定會内心失衡,不想繼續這段關系。
隻有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态,感情才能穩步發展。
02
愛與不愛,取決于價值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價值體現的。
曾經有讀者跟我說過,她前男友外形出色,家境也很好,自己創業,算是精英男,隻是事業屬于初創期階段。
而她工作穩定,家境小康,工作清閑,和對方的工作節奏差距太大。
前男友在她生日當天突然消失,不接電話不回信息。
過了大半個月才見面說了一下,算是正式分手。
可能是階級差距和情商問題,她覺得自己無法成為對方需要的女人,感覺到現階段自己這種狀況也很難改變,所以她想知道如何改變自己,成為男人需要的女人。
其實沒有一件事情是忽然的,好比消失、不接電話不回微信這件事,所有的事情一定有征兆。
如果沒有征兆,說明自己沒有發現征兆,而不是征兆沒有發生。
而如果不能發現一件事情的征兆,隻能說明自己的情商不夠,觀察力不夠。
而且,不是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
女主覺得自己跟對方的差距很大,其實對這段關系已經沒有信心了,在格局層面上已經先把自己放低了。
這個時候,隻有通過格局層面的改變,才能重新吸引對方。
當一個人的需求越大,需求度越高的時候,在格局中的位置就越低。
因為是女生需要他,不是他需要女生。
也許當初在一起之前,或者在一起之初有過“他很需要你”的時刻,在那個時候格局是短暫的平衡了。
但随着他們在一起之後,一旦這種需求被釋放,他不那麼需要女生的時候,格局就再一次失衡了。
換句話說,也許女生吸引他的,令他感到需要的部分就那麼多,一旦這個部分釋放掉,就結束了。
價值也是很複雜的,價值是隻有當事人能夠直接感受到的。
這份價值除以女生對他的需求就等于女生在格局中的位置。
如果個人的價值很高,但同時需求也非常非常大,那有可能在這個格局當中依然還是處于低位。
隻有個人的需求跟對方的需求匹配,而價值又足夠大的時候,這個格局才是勢均力敵的。
換句話說,雙方的價值、需求都能匹配的時候,才是穩定的格局。
所以,關于是否要再去找回對方,“家境差距”和“情商問題”,正好是價值的不同側面。
在這個價值層面,女主就已經輸了。
但價值差距是可以通過努力去彌補的部分,迎頭而上,想辦法改變、提升自己,生命中會遇到很多很好的男人。
03
嫁給金錢,不一定得到金錢
女生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聽過一句話:“你不需要幹得好,你隻要嫁個有錢人就好了。”
這個物欲膨脹的現實時代,錢成為了衡量愛情的标準。
但嫁給金錢,真的能過得幸福嗎?
同樣是來自讀者的故事,她和男方通過親戚介紹認識,男方剛開始說自己在大城市有一棟民房,後面說賣了一部分,隻剩下3套。
她坦白自己是看中男方的家境,才選擇在一起談戀愛的,認為“嫁不了愛情,那就嫁給金錢吧”。
男方的戀愛觀比較古闆,不喜歡儀式感、浪漫。前期送禮物,都是她要求的。
她想換手機,問男方能不能贊助一下,男方沒反應;去逛街,給男方買衣服他說不要,讓男方買一件給自己,男方說自己買。
後面在她父母的邀請下來到她家,表現讓她爸媽很不滿意,有車不開,覺得能力不行。
但男方覺得她家一直在挑自己毛病,問太多了,這麼多規矩,甚至認為自己過來是受氣的。
她覺得其中有可能有誤解,所以想知道嫁給金錢好不好?怎麼看一個人值不值得嫁?
首先,我們旗幟鮮明地反對嫁給金錢。因為所謂的嫁給金錢,往往得不到金錢。
一個男人如果真的喜歡你,會為你花錢;但如果不喜歡你,所謂的嫁給金錢也就不成立。
就像上述故事,即便男方有一棟房子、三套房子,嫁過去之後房子跟自己沒關系。
對方父母身體很健康,就算女主熬到他們老了,自己也老了,也就用不上了。
所以,不是嫁給什麼東西,就能圖到什麼東西的。
而且,如果想要在關系當中進行一個交換,對方也不是一個好的交換對象。
從女生講述的事情“想買件衣服都不同意”,可以看出來這樣的男生,一定被家裡人監管、管控着,也确實沒什麼能力,等同于一個乖寶寶。
想要乖寶寶來給自己的人生提供金錢、拿自己的幸福交換對方的金錢,恐怕對方既沒有這個資源,也沒有這個能力。
通常情況下,對方一定要有提供價值的能力,才值得交換。
所以,我認為應該嫁給愛情,應該着重于創造親密關系。
因為時間越長,也會發現:越是有錢的家庭,越是苛刻,不會随随便便從中得到一大筆錢。
如果自己想要過上好日子,就要學會自己創造财富、帶上家庭一起創造财富。
因為人生是很奇妙的,越是想通過結婚改變這一切,可能越是改變不了。
但反過來講,也許通過認認真真經營一份感情,創造一個美好的親密關系,自己優秀奮鬥,有可能會遇上一個很欣賞自己的男人。
随着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人們現在總會被網上的愛情故事所感動,認為真愛就應該高尚純潔。
但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人有陽光的一面,自然也會有陰暗面。
隻有讀懂人性、順應人性去談戀愛,才能收獲幸福。
本文的插畫,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及個人,未經授權,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