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到這個季節,人們往往會掃墓祭祀祖先、為逝去的父母親人緬懷,有傳承之意。有人還會為了抒發對逝去之人的想念,以哭的方式釋放,但為了身體健康考慮不要悲傷過度,尤其是對于血壓高、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下面和作文庫知識百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飲食
宜清淡
飲食是調節身體,适應季節變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清明時期,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髒、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
忌發物
此節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複發之時,如關節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的食物,所謂“發物”,從中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鹹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适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也有一定的養生道理。
清明節的情志
心情要舒暢
心情的變化也是會直接影響自己的健康的,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鍛煉方式;避免參加帶有競賽性的活動,以免情緒激動,以防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悲傷要有度
祭奠先人就是我們在清明當天首要的事情,通過祭祖和掃墓活動來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此時許多人難免睹物思人,悲痛萬分。不過, 悲傷過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控制情緒,以防舊病複發,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情緒低落、抑郁,誘發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後人們不要過于悲傷,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
清明最适合不過的養生茶飲——菊花茶
菊花花語中含有“懷念”的意思,菊花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懷念,所以清明時節獻上菊花……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發,肝氣旺盛,如果肝氣過旺、肝陽上亢,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借此将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内的寒邪散發。常喝菊花茶還能擴張動脈和增加冠脈流量,降低血壓等功效。
菊花那麼多種,我們該喝哪一種才對呢?
貢菊:清肝明目、醒腦的效果最好,對治療眼睛疲勞、視力模糊有很好的療效;
白菊:疏散風熱的效果最強,可降火,對肝火上亢、頭昏腦脹等有緩解作用;
杭菊:清熱利咽的效果最強,咽喉腫痛者時可選用;
野菊:清熱解毒、消腫的作用最強,對緩解上火導緻的口腔潰瘍、牙痛、口臭都有效。
但是要注意一點,有研究顯示,菊花茶中的微量脂肪有可能會使人體發寒,并使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喝菊花茶應适量,不宜多飲。
清明時節的膳食
家常公雞
[配料]嫩公雞250克,芹菜75克,冬筍10克,辣椒20克,瘦肉湯30克,姜、豆瓣醬、白糖、醬油、醋、食鹽、澱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雞肉切成小塊,用有水焯後撈出備用;芹菜切斷,冬筍切細條,辣椒剁碎,姜取其末,澱粉兌成濕粉,取一半和醬油、料酒、醋、鹽放入同一碗内拌勻;另一半濕澱粉和白糖、味精、高湯、調和成粉芡備用。
植物油入鍋加熱,先煸雞塊至雞肉變白,水分将幹時,放進冬筍、豆瓣醬、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一會兒,倒入調好的粉芡,随炒随攪至熟起鍋即成。
[功效]溫中補虛,降壓安神。适用于高血壓、冠心病、營養補良、術後恢複期患者食用。
口蘑白菜
[配料]白菜250克,幹口蘑3克,醬油、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淨切成3厘米段,口蘑溫水泡發。油入鍋内燒熱後,将白菜入鍋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醬油、糖、鹽、入鍋,炒熟後,放入味精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益胃氣、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壓、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雞湯魚卷
[配料]鮮活鯉魚250克,瘦豬肉30克,雞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筍、雞湯、料酒、醬油、鹽、澱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火腿蒸熟切絲,冬筍切絲,姜、瘦肉剁成末,澱粉水調成濕粉,活魚常規處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長方形魚片。肉末加入醬油、半個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濕澱粉攪拌成餡,剩下的蛋清與濕澱粉調成糊狀,把魚平放在案闆上,先抹上一層糊,再放上肉餡,把魚片卷起來,再塗上少許糊把魚卷粘住。将雞湯至于旺火燒開,改為小火,将卷好的魚卷下入鍋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湯清涼,待魚卷熟後,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筍和其它佐料加入湯内,燒開及成。
[功效]滋陰潤燥,清熱利濕。對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慢性腎炎、消化不良等都為适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