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入到夏季,人體出現了很多的不适,拉肚子、腹痛、食欲不振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很容易就會引起脾胃問題,那麼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我們該如何保養呢?養脾護胃該如何做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脾胃不好怎麼調理
養脾護胃是我們夏季最需要保養的地方,很多的疾病都是很容易在這個季節發病的。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五髒對應自然界的四季:春天養肝,夏天養心,秋天養肺,冬天養腎,四季養脾胃,足見脾胃保健的重要性。
進入夏季,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問題很容易纏上脾胃虛弱的人。因此,護脾胃是我們夏季治病、防病的重中之重,它包括預防暑病、冬病夏治、補益養生三個方面。
暑濕攻擊脾胃
夏天到了,溫度升高,體内虛火旺上,容易出現上火,腸胃消化不好等問題。
容易導緻食欲不振
進入伏天,“苦夏”就開始了。中醫稱的“苦夏”之“苦”,始于胃腸。人體很容易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秘或腹瀉,繼而出現全身倦怠無力、心悸、失眠。這是因為夏季天氣炎熱,暑氣肆虐,時而暴雨,雨後潮濕的感覺會停留很久,暑、濕、熱三氣會影響人的食欲,從而也制造了“苦夏”。
暑、濕的攻擊對象通常是脾胃。脾在體内的主要工作是消化食物、運送營養,一旦受到攻擊,脾胃功能下降,就會導緻氣血不足,身體和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養分供應,就會發生體力虛弱、食物消化不良,代謝的廢物無法運送出去,出現食欲降低、惡心、頭暈等不良反應。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脾虛患者都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
想冬病夏治
必須有個強健的脾胃
冬為陰,夏為陽,虛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胃腸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關節痛等的發病特點常常是在冬季發作或加重,而在夏季緩解或消失。如果夏季能夠在此類疾病相對處于緩解期的時候,給予治療或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則有利于減少或減輕冬季的病症,這就是冬病夏治。常用的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貼敷、針刺、艾灸、埋線、刮痧、拔罐、内服溫補藥物等。
很多的冬季疾病可以夏季進行治療,并且療效是非常好的,那麼我們夏季改如何治療呢?
“夏季虛寒性疾病病情較穩定,針對‘虛’采用‘補’、針對‘寒’采用‘熱’的治療方法,如内服溫補藥物以扶助正氣、驅逐寒邪,外用穴位貼敷、穴位注射等方法溫通經絡、散寒祛邪,都可以達到扶正祛邪、促進疾病好轉,以期收到‘治病求本’的療效。”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廣東省針灸學會針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副主任醫師于濤表示。
然而,冬病夏治起效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需要有一個強健的脾胃。專家指出,脾功能差,運化不利,精華物質則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即使吃了再多的補品、藥品,也不能被身體很好地吸收,就起不到應有的強身健體作用,這就是所謂的“虛不受補”。
因此,冬病在夏季調理治療的第一步,就是健脾胃。調好了脾胃這個根本,使人體陽氣充足,其他髒器就沒有了虛寒的根源,才能有好轉的基礎,所謂“治病本”就是這個道理。
專家教授
養脾護胃的秘訣
隻吃七分飽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本身脾胃功能差的人,應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細嚼慢咽。
積極食療
食欲欠佳時,可用生姜15克、紅糖5克加水煮成糖水飲用;當胃脹、惡心、便秘時,可用生姜和橘皮各15克煮成生姜橘皮飲;可多食有利排洩的如薏米、冬瓜等。
按摩開胃穴
雙側太陽穴(額頭兩側)、合谷穴(拇指和食指指根,虎口根部)、足三裡穴(膝蓋外下緣凹陷處向下移三指,再向外移一指處),按摩10分鐘,可明目、醒腦、健脾、開胃。
喝點藥酒
喝點有溫中祛寒、補益脾胃作用的藥酒。
早晚開窗
夏季胃口不好和體内消化代謝減慢有關,可早晚打開窗戶通風,以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以及減少室内空氣污染。
戶外運動
适當的戶外運動能讓人體的内髒器官都處于運動狀态,配合有節律的呼吸和橫膈肌上下運動,可以對胃腸起到有益的按摩作用。
吃有吃相
不要站立或蹲着吃東西,否則會影響胃腸消化。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如何調節脾胃不好的相關内容,夏季天氣炎熱,出現這些腸胃問題是很常見的,所以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幾招你知道了嗎?養脾護胃的秘訣你要記住了哦,把這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