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孕前的媽媽常常在懷孕期間準備生産之前會檢查出自己有胎位不正的現象,為了讓胎兒能夠順産,所以很多的媽媽們就會想盡的方法去矯正胎位,但是矯正胎位如果矯正得不當,也會引起胎兒出現臍帶繞頸,所以矯正胎位是不能去亂矯正的,那麼胎位不正怎麼辦呢?
常見的胎位不正有三種: 臀位、橫位和斜位。
臀位
臀部無法充滿準媽媽的骨盆,容易導緻胎膜早破,造成臍帶脫垂或分娩時的出頭困難。而且,當寶寶的臀部娩出後,頭部還滞留在産道時,容易發生缺氧現象,甚至死亡。
橫位
寶寶無法正常分娩。橫位分娩時如未及時處理,會導緻臍帶脫垂,胎死宮内,甚至有子宮破裂的危險。
斜位
胎兒的肩部位朝向産道,發生率較少,但危險性并不小。
如何糾正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的最佳糾正時間
妊娠28周後經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妊娠28周以前,由于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内活動範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後,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後,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于确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适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女人,在懷孕期間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應對這些變化,孕婦要合理的安排工作與休息,注意營養的補充,為了寶寶的健康,準媽媽要了解更多。
常用的胎位矯正方法
胸膝卧位:
1. 孕媽媽跪在床上,采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2. 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
3. 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鐘,慢慢适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鐘,每日做兩至三次。
這個動作隻适用于孕30—34周的準媽媽調整胎位。
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隻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且母親宮内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做這個動作之前最好征求醫生的意見,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褲帶。
面對胎位不正的問題,首先建議各位準媽媽們不要着急,我們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式來矯正胎位,平時在睡覺的時候最好是不要平躺,可以适當地将身體往一側或是抱個枕頭這樣睡起來會輕松一些,也不會影響到胎兒的胎位不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