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安徽壽縣種植芡實

安徽壽縣種植芡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4 01:42:14

作者:孫春旺 吳碧珍

近日,坐落在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程嶺鄉紗帽村綠水圩的芡實種植基地,機聲隆隆,5台船載采收設備,在廣闊的水面上來回穿梭,每艘鐵皮船的船頭,都不停地噴射出渾濁的水花,這是船載采收設備忙着吸食被沉入水底的芡實果。

安徽壽縣種植芡實(安徽宿松程嶺鄉)1

芡實果不都是生長在水面上嗎?為什麼在它們成熟時不組織人員進行采收?見筆者一臉疑問,基地負責人宋學廣急忙解釋,以前,基地都是依靠人工采摘芡實果,不僅成本高,且生産效率低,10名工人一天都采收不了兩畝水面的芡實果,而一台船載采收設備,一天就可以采收兩畝水面的芡實果。不過使用船載采收設備采收芡實果,需要等到漂浮在水面的芡實果,在10月份熟透了之後落入到水底,方才适宜使用,并通過機器吸食的方式,把它們一個不剩地采收上岸。2022年年底,由于捕撈螃蟹、魚、蝦等水産品耽擱了時間,他僅将1500畝水面的芡實果采收上岸,還剩1500畝水面的芡實果未予采收。

為了将剩下的芡實果盡快采收上岸,1月27日以來,宋學廣每天安排10名工人,操作5台船載采收設備,起早貪黑,加班加點采收芡實果。截至目前,已采收300餘畝水面的芡實果。宋學廣介紹說,芡實果又名雞頭米,形似蓮子、色如珍珠,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他種植的芡實平均每畝水面可出産成品芡實果600斤,在市場上一斤可賣到4.5元,平均畝産值可達2700元。

“以前,這裡都是野草叢生的灘塗,沒有一條像樣的機耕路。”如今的紗帽村綠水圩,機耕路縱橫交錯,水塘星羅棋布,芡實種植基地、蓮藕種植基地、“稻蝦共作”種養基地、螃蟹養殖基地、淡水魚養殖基地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程嶺鄉紗帽村綠水圩能有今天的變化,得益于鄉黨委政府在盤活灘塗資源上付出的不懈努力。紗帽村綠水圩坐落在泊湖湖畔,這裡有着數以千畝的灘塗資源,還有着得天獨厚的優質水資源,但因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落後,一度成為一塊未經開發的“處女地”,不被外界所知。為盤活綠水圩被閑置的灘塗資源,近幾年來,程嶺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不斷為綠水圩修建各種基礎設施,并持續加大對綠水圩的招商引資力度。安徽明光市芡實種植能人宋學廣通過實地參觀,發現綠水圩有着發展現代農業的巨大潛能,遂于2018年3月将綠水圩内的5000畝灘塗以每畝400元的租金承包下來,然後投資1000餘萬元,将灘塗全部改造成一口口水塘,其中3000畝水塘用來種植芡實,另2000畝用來養殖螃蟹、淡水魚和建立“稻蝦共作”種養基地,并創辦了生态農業公司。

灘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為程嶺鄉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也為程嶺鄉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2019年以來,程嶺鄉每年通過收取5000畝灘塗的土地租金,可為村集體和個人共增加200萬元的經濟收入;同時當地一大批村民通過在基地就業,每年累計可為家庭創收100餘萬元。一個生态美、産業興、百姓富的新程嶺呈現在人們面前。

來源:宿松新聞網

責任編輯:高健 夏方 宣源琳 劉暢 王小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