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州清明節習俗都有啥

蘇州清明節習俗都有啥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6:40:44

  清明既是一個節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蒙蒙細雨,在外的遊子帶着滿滿的思念回到自己的家鄉,就是為了回家掃祖墳,祈禱接下來可以平安。清明文化多種多樣。蘇州當地是怎麼過清明的,讓我們一起走進江蘇文化看看吧。

  春秋時代,晉文公稱王後,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燒山三天三夜,結果介子推和母親被活活燒死,文公十分後悔,為紀念介子推,故規定每年這時要“禁火寒食”,不準用火,隻準吃冷食,喝涼水。但在精緻溫雅的蘇州,這吃冷食的習俗卻也演繹得豐富多彩。

  吃青團子、焐熟藕。焐熟藕酥中帶糯,風味獨特,也是蘇州人清明的節令食品。據介紹,每到清明節前,人們從藕池中采摘隔年老藕,去節去梢,兩頭切下一薄片,用糯米灌實,再把薄片用牙簽蓋上釘牢。将藕放入鍋内,加入食堿,面上蓋些荷葉,蓋上鍋蓋大火燒煮,至藕呈褐色酥熟為止。冷卻後,蘸赤砂糖漿等食用。

  青團的獨到之處就是青團子的上色用的是一種叫“青”的野菜。“青”是嫩綠且有清香的植物,包括艾草與鼠曲草等。清明節前幾天,人們便開始在山坡上、田埂邊尋找“青”。“青”采回家後,拿去洗淨,用鹽水燙熟,滿屋子便都彌漫着一種淡淡的青草味芳香。這時候,再用手将“青”揉成一團,擠掉汁水,把碧綠的“青”纖維搗爛曬幹,再碾成粉末。做青團的時候,取出“青”粉,揉進糯米粉,用甜豆沙或芥菜、筍絲、豆腐幹、肉絲做成餡,包成團子,便成青團。青團蒸熟後,色味俱佳,比一般未加青的團子顯得既香且糯,特别好吃。

  蘇州民間俗話說:“清明螺,賽隻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蛳的習慣,把螺蛳用清水浸去泥沙洗淨,加蔥姜油炒、煮熟,吸食。如用針挑出食,叫“挑青”。把螺蛳殼扔到房頂上,滾動聲響能吓老鼠,有利于清明後的養蠶。

  蘇州人清明還有吃酒釀餅,傳說是元朝末年開始的。當時蘇州有一張士誠,因為誤傷人命,他帶了老母逃命,當時正逢寒食節,又無處可以乞讨,幾天沒有進食了。他的老母餓得暈了過去,張士誠見就要被餓死而泣不成聲。一位老伯見張士誠很孝順,母子十分可憐,用家中僅有的幾個酒糟做了餅給了他。張士成馬的娘終于得救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