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喜歡經常掏耳朵,要是挖出一塊巨大的耳屎,就會很有成就感!”
有讀者跟小編分享過這樣的掏耳朵經驗,聽起來很奇異。但确實每個掏耳朵的人,挖出耳屎之後都有種異常爽快的感覺,所以許多人養出了經常有事沒事掏耳朵的習慣。
然而小編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經常有事沒事掏耳朵并非是個好習慣,還有可能因為掏耳朵而造成聽力受損哦!可能看到這裡,喜歡經常掏耳朵的朋友們就不樂意了:為什麼不能掏?明明耳朵裡有很多耳屎啊!
首先,大家可能需要糾正一個概念,耳屎真的是髒東西嗎?
耳屎,在醫學上被稱為“耵聍”,俗稱“耳屎”或“耳蟬”,其實是耳道分泌物與灰塵、皮屑等混合形成的,它像“哨兵”一樣守衛着外耳道的大門。
耳屎對人體還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夠:
1)保持耳道的濕潤。
2)保護耳膜避免受沙子和水滴的破壞。
3)有時候會避免耳道受到外部細菌或者微生物的侵犯
很多人可能會對耳屎存在誤解,認為那就是髒東西,必須全部掏出來,但是其實耳屎并不是必須要掏幹淨才行,它對人體也是有保護作用的。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很多耳屎的,這個因人而異。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産生的耳屎會自然排出體外,不會堵住耳道因此我們不需要刻意去掏耳屎。隻有很少一部分人,因為耳屎堆積了太多,才導緻阻塞外耳道,這個在醫學上稱作“耵聍栓塞”,這些人很有可能是耳道分泌過旺但又沒有及時清理才會導緻疾病發生。
有些人認為“采耳”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很喜歡自己掏耳朵或者經常去做“采耳”,其實經常掏耳朵會破壞耳道皮膚的自然屏障,引起感染和其他疾病。
1、可能會引起耳道的濕疹。
2、掏耳朵時如果不小心被人撞到,耳勺如果直接捅破了耳膜,會導緻不同程度聽力下降甚至出現耳聾的情況。
3、掏耳朵時若不慎,可能會導緻外耳道的皮膚受到損傷,從而引發外耳道炎。
4、掏耳朵如果過深,還有可能會傷及鼓膜,如果鼓膜穿孔就會引發中耳炎。
5、掏耳朵會導緻顱骨感染。如果棉簽纖維在耳道内聚集,時間久了會導緻局部的潰爛,從而引發顱骨的感染。
一個小小的掏耳朵動作,其實也是暗藏危機的,所以不建議大家經常性地掏耳朵。萬一由于掏耳朵引起顱内感染,到時候後悔就晚了。
但是可能又有人問了:我總是感覺耳朵發癢,不掏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這是病嗎?
其實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要警戒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1、螨蟲入駐
相信很多人對螨蟲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們經常曬被子被陽光殺死的就是螨蟲。但如果螨蟲進入到了耳朵裡,就會損傷耳朵裡面的皮膚,就會有耳朵發癢的情況發生。
2、濕疹
如果耳道被黴菌所感染,就容易導緻耳道濕疹的情況發生,也會出現耳朵發癢。耳道結構較為複雜還很深,所以陽光是無法完全照射進去殺滅黴菌的,如果耳朵裡面不小心灌了水進去,就會更加難以清理,也會發生更多糟糕的情況。
但是當我們遇到不得不掏耳朵的情況怎麼辦呢?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大人和小孩是有區别的,小孩的皮膚比較嬌嫩,所以清理耳朵時也要格外輕柔仔細。
綜上,如果遇到比較嚴重的情況建議及時去醫院就醫,平時的話因為耳道有自行清理的功能,所以不需要刻意經常性地掏耳朵,這樣做對耳朵可能是另外一種負擔。經常掏耳朵的習慣也要改一改,不如試着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想掏耳朵的時候就給自己剪剪指甲吧!
參考資料:
1、汪小歡.掏耳屎竟導緻顱内感染.科普中國
2、金明.耳朵不能随便掏.河南科技:鄉村版.2006.6
3、耳朵總是發癢,但又掏不出來東西?.搜狐網.202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