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大家都覺得蕭何這人不講武德,因為他協助呂後誘殺了戰神韓信。
太過分了。
但說實話,如果你是蕭何,你也會這麼幹。
趁着劉邦領兵在外平叛的間隙,韓信迅速在長安城各種部署準備發兵攻打呂後和漢惠帝劉盈。
可惜,這事被韓信的一個家奴給捅上去了,呂後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韓信在謀劃造反的事實。
“那就先發制人。”
為了不打草驚蛇,呂後決定将韓信邀請入宮,在長樂宮的一畝三分地将韓信給辦了。
但韓信豈會那麼傻,他會主動把自己送上門?
不可能。
最好的辦法是讓一位與韓信交好且有一定地位的人親自去邀請韓信,那樣事情就好辦多了。
沒有人比蕭何更合适了。
蕭何月下追韓信并說服劉邦将韓信拜為了大将軍,成就了韓信戰神的威名,絕對是韓信人生的伯樂。如今又是身處大漢朝丞相的高位,那可是相當有身份的人。
韓信不可能不給蕭何面子。
蕭何謊稱劉邦已經平定了陳豨的叛亂并且回到了長安城,這會正在開大paty慶祝呢。
“你雖然身體不舒服,但還是忍一忍去露一面吧。”
韓信聽了蕭何的話。
在走進長樂宮的那一刻,韓信的命運就已經注定,因為呂後的刀已經架好了。
▲韓信之死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韓信留在這世上最後的話是:
“真後悔自己當初沒聽蒯通的話,以至于現在被一個女人家欺負。”
韓信雖然嘴上沒提蕭何,估計内心絕對在痛罵蕭何不講武德。
一代戰神被呂後斬殺于長樂宮鐘室并夷滅三族。
一聲歎息。
且不論韓信造反到底是不是事實,也不去讨論韓信為什麼必須得死?
其實大家更關心的還是,“蕭何為什麼要騙韓信”?
蕭何是韓信人生的貴人這沒錯,如果沒有蕭何在劉邦面前一力舉薦韓信,哪有韓信後來的威震天下。
雖說是蕭何成就了韓信但你也并不能因此就認為這兩人關系很鐵。
韓信情商不在線,這是公認的事實。而且他還特别不屑于和劉邦的心腹樊哙、周勃、灌嬰這些人打交道,覺得他們不夠檔次。
甚至劉邦他都不放在眼裡,覺得劉邦打仗的水平實在太次,最多也就能帶十萬兵而已。
▲劉邦與韓信論兵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韓信身上這一身傲氣讓他和漢朝整個官僚集團都不對付,以至于有人告韓信謀反時滿朝都是“趕緊弄死韓信”的聲音。
筆者覺得這裡邊肯定也有蕭何。
水至清則無魚,韓信的水太清了。
而且,以當時的現實情況來看這兩人也不具備深交的條件。
楚漢争霸時,韓信一直是在一線指揮戰争,而蕭何是負責在大後方給劉邦經略關中和巴蜀。
雖然在漢中時兩人可能會有所交集,但劉邦集團在漢中本來就沒呆多長時間。
所以首先,蕭何和韓信兩人之間絕對沒有友誼的成分。
這樣,蕭何在出賣韓信時就不會有心理負擔。
再說兩人在漢王朝的政治關系。
嚴格來說,韓信和劉邦應該是盟友與盟主的關系。韓信先後被劉邦封為齊王和楚王,雖然後來降格為了淮陰侯,但他與劉邦的關系本質上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
你看,韓信在長安城中樊哙依然是恭敬地稱呼他為“韓王”。
這就說明,在大家的潛意識中韓信還是和英布、彭越等人一樣,是漢帝國自治性極強的異姓諸侯王。
而蕭何是什麼?
他是漢帝國的相國,是政府機構的主導者,他和韓信身上的标簽是完全不同的。你說一個異姓諸侯王成天在長安城裡晃悠還經常各種埋怨,蕭何對韓信能沒有看法?
而且,韓信的軍事能力大家心裡也是有杆秤的。
所以,蕭何對韓信不僅是有看法,肯定還處處防着他呢。
身處長安城,韓信不僅對于劉邦是威脅,對蕭何也是。這和情感沒有一毛錢關系,而是由他們在漢王朝的身份類别決定的。
當然,他一個相國是不敢随随便便處置一個諸侯王的,但當呂後有這個想法時蕭何内心肯定是不反對的。
至于說他為何要協助呂後,其實還有一層意思:想與呂後處理好關系。
▲呂後 電視劇《楚漢傳奇》/劇照
漢王朝開國時的局面比較特殊,它是由漢王國和異姓諸侯王以及無數的列侯共同組成的聯合帝國。
異姓諸侯王在地方上完全自治,以列侯組成的“功臣派”是政府機構的主導,丞相就是他們的老大,以皇帝為代表的的宮廷政治隻需垂拱而治就可以了。
這就是為什麼曹參後來當了相國之後整天在辦公室喝酒完了漢惠帝還不能追究的原因。
大家各幹各的事,維持表面的平衡,這就行了。
但呂後家族畢竟是漢王朝的大股東,在朝廷中有非常大的話語權,所以,“功臣派”和宮廷政治之間平常相處的模式肯定是謹小慎微。
蕭何當然不想得罪呂後了。
既然呂後想殺韓信,那麼好吧,我就幫你一把,這樣你還會對我有好感,不至于因為别的事情鬧得不愉快,傷了和氣。
出于讨好呂後的心态,蕭何肯定會幫呂後辦了韓信,因為這對他有好處。
政治本來就是無情的,怪就隻能怪韓信的身份太敏感完了還和大家搞不好關系。
所以,大家也别說人家蕭何不講武德。
他這樣做反而是識時務的表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